经导财评丨国债借入让央行“工具箱”更多元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7月1日午间,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此举标志着央行正式将国债纳入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央行的“工具箱”构成进一步多元化。通过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央行能够利用更多的工具和资产来调节市场流动性,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多样性。
这一操作,或与近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有关。最近,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至2.5%以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破2.3%,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因此,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实际操作影响二级市场债券供需平衡,将对市场预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带动国债收益率上升。比如,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后,可以将这些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而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收益率。
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其意义不言而喻:可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其可以在需要时更方便、更灵活地使用国债进行短期资金调节;可稳定市场利率,避免市场利率过度波动;可促进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可为未来发行国债积累经验。
实际上,近段时间,央行一直在密切关注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的情况,并且在多个场合连续提示潜在的市场风险。比如,在6月19日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曾明确表示,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当前,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这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了可能。潘功胜表示,央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但是,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此次央行决定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将会对市场预期产生一定影响,短期来看,债市或进入箱体震荡格局。随着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先借入后卖出国债,将对国债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市场上的国债供应量将增加,有利于抑制国债利率的进一步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