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饲料、生猪主业一年后,仍在“瘦身”的新希望怎么样了?

提出“聚焦饲料、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主业”新方向后,新希望已多次“瘦身”。继2023年12月转让禽业、食品业股权后,2024年12月,新希望又再度转让8家公司股权。多项减法既是为了匀出更多精力聚焦主业,也为新希望先后带来了数十亿元资金回血。

抓住非洲猪瘟(简称“非瘟”)洗牌期,扩张规模成为国内生猪出栏量前三的新希望,也因此在后非瘟时代的行情低迷期背起了高负债。2023年将资产负债率降至65%的想法未能实现后,2024年的新希望预期先将负债率降至70%以下再徐徐图之。资本支出和生猪产能布局表现出求稳态度,海外饲料市场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为主业再度“瘦身”

2024年12月,新希望多笔股权转让计划引起外界关注。控股子公司方面,新希望及控股子公司四川新希望六和农牧拟向海南锦麟转让海南新希望农业、南昌国雄、南宁国雄、重庆国雄、重庆希望饲料、郴州希望饲料100%股权。6家公司股权交易作价1.94亿元,占新希望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0.784%。

参股公司方面,新希望拟向新陆实业转让民生保险3.392%股权,交易作价4.17亿元,占新希望最近一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1.683%。新希望控股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拟向新投集团转让新希望参股公司青岛大牧人机械25.875%股权,交易作价3.9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1.606%。交易完成后,新希望不再持有民生保险、青岛大牧人机械股权。

对于标的选择,新希望表示,转让部分长期停业的饲料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盘活闲置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转让非核心业务参股公司股权有利于公司优化资金结构,增加收益,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因公司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更加聚焦饲料、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主业,相关举措有利于公司进一步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支持两大主业做精做强。”

事实上,在2023年年末提出聚焦饲料、生猪养殖主业的新方向后,新希望禽业和食品板块就已为此让路。2023年12月,新希望宣布为白羽肉禽业务、食品深加工业务引入战略合作方,中牧集团取得新希望旗下禽产业链运营主体“中新食品”51%股权,海南晟宸取得新希望旗下食品深加工业务运营主体“德阳新希望”67%股权。

明明已形成饲料、猪禽、食品等多领域全产业链布局,新希望为何要将业务精简回饲料、生猪两大主业?2024年12月25日,新希望方面回复新京报记者,前几年做全产业链时,饲料、生猪产业还没有出现当前规模。现在两个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猪产业,经过近几年快速扩张,规模上已跻身行业第三,相应也带来了更大的管理挑战与资源需求,“公司资源永远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在当前阶段,我们选择了聚焦两大主业,而不是多主业并进。”

对于“瘦身”动作将持续到何时,新希望方面回应称,在管理角度,做减法可以让公司管理资源与精力更多集中于饲料和猪产业这两大核心主业上来,“后续还会有类似的动作,但可能规模不会太大。”

资产负债率仍未降至65%

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分析,新希望“瘦身”背后,除精力取舍外,也有对资金的渴求。新希望虽然在生猪产业规模上已跻身行业头部,但近几年的生猪行业并不赚钱。2021年至2024年,国内猪业的盈利时间只有一年半多,更多时间处于价格低位。跌破成本线期间,更多生猪一度也代表着更多亏损,叠加洗牌期弯道超车的扩张计划,规模养猪企业的负债压力不小,很多超过70%。将更多资金握在手中、减轻债务压力,已成为不少企业共识,即便是猪价回暖的2024年下半年,也是如此。

受生猪价格下滑等行情影响,2021年、2022年,新希望先后亏损95.91亿元、14.60亿元。2023年,因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影响金额为51亿元至52亿元,新希望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49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处亏损,为-46.08亿元。

亏损情况直至2024年猪价回暖才有所缓解。2024年上半年,新希望亏损12.17亿元,同比减亏59.18%。2024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净利润转正至1.53亿元,同比增长103.97%。

业绩低迷期,新希望的负债压力也逐年攀升。2021年,新希望资产负债率升至64.98%,自上市后首次步入“6”开头阶段,并在2022年升至68.02%。2023年一季度起,新希望资产负债率突破70%,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总裁张明贵在业绩说明会和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全面启动降杠杆、降负债,计划年底将资产负债率降至65%。然而2023年,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最终以72.28%收尾。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为70.85%,9个月仅下降1.43%。

负债为何久高难下?新希望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随着养猪业务在公司业务体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公司整体盈亏受猪周期、猪价波动的影响也有所增大。2021年以来的猪周期下行期,因为是后非洲猪瘟时代、大企业纷纷涌入之后的第一个下行期,所以其周期实际的演化,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全行业的预期,整体上表现为下行周期拉长、尤其是底部盘整期拉长,继而影响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与降负债节奏。

产能布局和资本支出求稳

当下,新希望正在通过多种举措改善现金流,2024年12月转让的8家公司股权,预计可令其回血10.09亿元资金。12月13日,新希望38亿元定增获得深交所受理。扣除发行费用后,27亿元将用于建设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11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12月25日,新希望宣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期同意接受新希望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注册,注册额度自交易商协会发出《接受注册通知书》之日起2年内有效,由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联席主承销;同意接受新希望3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注册额度自交易商协会发出《接受注册通知书》之日起2年内有效,由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联席主承销。

与此同时,新希望对产能布局和资本支出的规划也由几年前的激进转向稳健风格。一季度,新希望主动对北方部分高发疫情的场线进行关停和改造,后续没有进行大规模复产扩产。2024年,新希望预计全年出栏量在1500万头以上,2025年预计小幅增加至1600万-1700万头。12月,新希望方面表示,“公司近期在母猪补栏方面比较谨慎,后续扩张也会结合外部行情、内部降成本这两方面因素共同来决定,总体上来说还是会求稳。”

资本支出方面,新希望则称,大的资本性投入已经结束了,未来两年资本开支每年20亿元-30亿元之间。过去每年猪场建设方面的开支为30亿元-50亿元,除非涉及新项目投资,2026年-2027年没有这部分开支,将为公司带来几十亿元的支出节约。

“公司当前的降负债目标首先是使负债率降到70%以下,中长期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负债率下降”,对于后续降债计划,新希望方面回应称,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得益于猪周期反弹和养殖成本降低,公司盈利明显改善,负债率已开始降低。后续尽管猪周期仍会波动,但因养殖成本的降低已经得到巩固,即使再次出现较低猪价,公司的盈亏情况肯定也会比几年前有大幅改善,给继续降低负债率打下基础。“归根结底,降低负债依赖于在养猪业务上进一步的降低养殖成本,以及在饲料业务上稳健地提升规模与盈利能力。”

在生猪产业上,接下来的规模增长会放缓,更多关注点在于持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疫病防控水平,以及进一步提升养殖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在饲料产业上,国内的市场趋于饱和,公司在稳固国内现有市场地位、提升盈利水平的基础上,未来几年会适当加大在海外饲料业务上的拓展力度。

海外饲料业务增长

以饲料业务发家的新希望,饲料销量正在接受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受北方猪只存栏量变化、公司调整客户渠道结构、区域竞争等影响,新希望国内饲料销量有所下滑,但海外饲料销量持续增长。

新希望在5月分析师会议中指出,公司海外饲料业务的良性增长将对国内饲料业务下滑带来有利对冲。而据新希望预计,未来两年,公司国外饲料业务将迎来较好增长,希望产量能到每年600万吨以上,利润如果表现好,可能增长到10亿元左右。

12月2日晚,新希望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对象范围为海外业务相关核心员工。资金总额不超过4251.37万元,购买回购股份的价格为4.81元/股。以当日新希望收盘价(9.64元/股)计算,回购价格是半价折扣。作为持有人解锁对应股票的条件,业绩考核目标为“公司2025年国外营业收入较2024年国外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不低于10%。”

“海外业务未来是公司最重要的增长极”,新希望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公司海外业务主要为饲料,未来3年-5年内也会主要聚焦于饲料。比起饲料,受消费习惯、业务模式、工业化程度等影响,公司生猪业务在海外的扩张则会更谨慎。当下来看,发展饲料业务的机会与条件更好一些,所以在海外会优先发展饲料业务。当公司具备更强能力,足以去解决多样挑战时,也不排除今后会在合适时机,适当加大海外养猪业务。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