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牙痛要叫救护车!偏乡医疗人力匮乏 医疗站长吁须新血加入
▲谷关地区泰雅族长老达绲-舒样说,祖母还在世时,生病只要看到远道而来的医生,就能心安。(图/记者白珈阳摄)
记者白珈阳/台中报导
「祖母还在世时,生病只要看到远道而来的医生,心就能安定,就觉得精神变好了」台中市和平区的泰雅族长老达绲-舒样说,距离部落最近的诊所是35公里,当地医疗资源匮乏,曾有族人因为牙痛无法忍受,竟叫了救护车。担任谷关医疗站长的吕医师说,到偏乡服务的医师大部分都是65岁以上,医诊也并非每天都有,急须新血年轻医师加入,目前卫福部也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吕医师(65岁)专业牙医,从2013年起每周三固定前往台中市和平乡谷关医疗站服务,迄今已11年,从他执业的诊所出发到医疗站,须花费1个多钟头,来回便耗时3、4个钟头。
记者随同吕医师前往谷关地区,拜访泰雅族哈仑台部落的长老「达绲-舒样(74岁,下称达绲(音滚)」,达绲表示,平常什么病都能忍耐,唯独牙齿痛不行、一痛就必须找医生,不过谷关医疗站仅有周3到周5有开,距离部落最近的诊所更远在35公里外,所以曾有族人因为牙痛就拨打了119,请求救护车载往丰原的诊所救治,这在市区的居民眼中看来,应是很不可思议。
▲记者随同吕医师拜访达绲住处。(图/记者白珈阳摄)
达绲说,到谷关地区做医疗服务的医师通常较年长,不是届退就是退休,由于年纪较大,可能做不久又会不做了,医师人才匮乏,不仅如此,在谷关医疗站的驻站医师并不多,且并非全天候都有,晚间的时段没有医师,「病痛都是突如其来,在感到痛苦时无法即时受到治疗,真的是一件伤脑筋的事。」
吕医师表示,谷关地区居民至少2000人,还未算上假日的观光客,大台中牙医公会11年前发现谷关有医疗需求,遂成立医疗站,一开始仅有2名驻诊医师,其他的医师都是采用假日轮诊制,而假日的医师主要是负责急诊及观光客,因此居民较少能被同1名医师看诊,通常都要3、4个月才能看到同1个医生。
吕医师说,由于偏乡路途遥远,影响医师驻诊意愿实属正常,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在偏乡的医病关系,通常会比在都市好,因为偏乡的居民有更迫切的医疗需求,只要医师肯去,大多会抱持感恩之情,加上原住民天性热情,总肯跟医师多聊几句,甚至邀请到家中坐坐,如此的医病关系,对医师来说是一种正向回馈。
▲▼大台中牙医公会11年前发现谷关有医疗需求,遂成立医疗站。(图/记者白珈阳摄)
此外,近期卫福部推动偏乡精进计划第二期,欲培养更多医师,不限国内学历牙医师,也计划训练海外学历牙医师参加服务,给出相当的诱因让年轻医师前往偏乡驻诊,也能鼓励新血到偏乡服务。吕医师说,通常愿意到偏乡的年轻医师,有更多的热忱为居民医治,也变相提供给居民更好的医疗品质,如今偏乡医疗资源仍缺乏,盼透过政府重视偏乡医疗的政策,能带动更多新进医师到偏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