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托中心未明確規範 專家:托育專法難補破網

男童遭保母虐死,各界关注应如何防范恶保母。示意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黄乔铃表示,居托中心被视为保母安全以及托育品质的「守门人」,也是第一道防线,保母要取得资格,各县市的居托中心需派员到保母家中审查环境、个人健康证明、良民证等,再由中心出示报告给地方社会局,经核准发给执业登记。

黄乔铃表示,但现行托育专法草案中,并未把协助媒合或是审查托育人员的居托中心业务内容,做强制性规范,草案中都是以居托中心「得」做哪些业务,并未将规范拉升到「应」做哪些业务,导致各县市的居托中心的业务项目不一,也使各县市发给执业登记的保母品质不一。

以这次受虐男童「剀剀」为例,除了儿盟的出养社工外,其保母所在的台北市文山区居托中心也需定期访视。根据台北市社会局提供给台北市议员的时序表,去年九月廿六日居托中心社工曾前往访视,并在访视报告表示剀剀无法自然地融入托育地。不过,居托中心未再追踪,再次接到讯息时,就是剀剀已死亡,也使得居托中心及社会局是否善尽监督之责受到质疑。

铭传大学犯罪防治学系副教授戴世玫表示,托育专法草案,虽加严保母考照率,但此举难提升照顾品质,而保母照顾能力极佳,也不代表保母不会犯罪。两者无法一并讨论,若要预防保母犯罪,现行的托育中心或是保母住所,监视器的设置并没有第三方的监管措施,每当儿虐事件爆发,都会发现监视器永远都是坏的,也让设置监视器的要求,未能达到预防犯罪或是吓阻的效果。

戴世玫认为,社会面对严重儿虐事件,总是高度讨论后不了了之,儿虐事件是一而再、再而三发生,家长对托育的恐惧,及保母品质的不信任,只会愈来愈严峻。为什么幼教或托育人员会高度发生「照顾致死」案件?若要防堵事件再发生,得釜底抽薪找出问题本质,才能找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