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书摘》多视角观看太鲁阁峡谷 步道志工队照顾每一条路

砂卡礑步道中段可见日治时期运输砂卡礑溪溪水的大水管。(图/庄坤儒)

太鲁阁峡谷,是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在几千万年前经板块挤压形成变质岩,600万年前再经地壳擡升,立雾溪切割,形成高耸、千变万化的地景。

太鲁阁峡谷内的步道,从海拔几十公尺到近千公尺的都有,游客可依体能状态挑选适合的路线。此次采访团队走访海拔60公尺的「砂卡礑步道」与海拔765公尺的「锥麓古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大峡谷与石灰岩地区生态,也跟着台湾公部门最早成立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步道志工队,进入「大礼步道」,看他们如何运用太鲁阁丰富的现地资源,砌石阶、维护步道。

在砂卡礑步道,可欣赏清澈的砂卡礑溪与布满褶皱的岩石。(图/庄坤儒)

砂卡礑步道:立雾溪奔腾

砂卡礑步道紧邻立雾溪,游客行走时可以听见溪流奔腾的水声在太鲁阁峡谷回荡,也可以观察峡谷百万年前形成的褶皱与岩缝中的独特生态。资深解说员林茂耀表示这条步道是在日治时期开凿,当时政府为了发展水力发电,因此炸开此处岩石当作施工道路支线,「在步道中段,还可以看到运送立雾溪溪水的大水管。」林茂耀提及日治时期的立雾水力发电所是当时台湾第四大的水力发电厂,不过现在只作为电力调节。

「砂卡礑」是太鲁阁语「臼齿」的意思,林茂耀表示砂卡礑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太鲁阁族人过去在砂卡礑溪上游河阶地建立部落时,从土壤中挖掘出先人臼齿,另一种说法是溪流上方的大同部落形似臼齿,因此得名。漫步在步道时,偶尔还会看见太鲁阁族耆老,林茂耀总是点头致意,称呼他们为「Baki(祖父)或Payi(祖母)」。

太鲁阁空气好,是经过「植物」认证的,林茂耀指着岩壁上发霉般的地衣说:「这在空气好、湿度高的地方才会出现。」地衣是由藻类、菌类共生而成,藻类行光合作用提供菌类养分,菌类维持水分矿物质让藻类吸收。不同藻类与菌类搭配,会生成不同颜色的地衣,因此太鲁阁峡谷的步道里,可观察到各式花样的地衣。此外,地衣会分泌酸性物质,加速石头风化变成土壤,以利植物生长,因此坚硬的岩壁上依然存在缤纷的生态。

太鲁阁族的生活与植物密不可分,从砂卡礑步道里的植物,可一窥族人的文化。林茂耀指着锯齿状叶缘的苎麻说:「这是原住民做衣服的材料。」太鲁阁族人过去因着对大自然的认识,将苎麻水煮、晒干、抽丝后,编织成为衣物。而步道中段的「五间屋」遗址,是族人农耕地的位置,过去有五间房舍因此得名,族人也称此地为斯维奇(swiji),是太鲁阁语「榕树」的意思,反映榕树是砂卡礑地区的优势树种,到处可见榕树气根穿透岩石的景观。

锥麓古道:悬崖边眺望峡谷

紧邻悬崖的锥麓古道是太鲁阁峡谷最险峻的步道,但也因此拥有绝佳视野。不仅可以看见对面塔山山顶飘浮着云朵,也可俯瞰700多公尺下的立雾溪与公路。沿途所见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独特,林茂耀说明:「这里的许多物种在冰河期向南迁徙到台湾,但冰河期结束后,台湾海峡出现,原先来的物种只有两种命运──灭绝或演化成台湾特有种。尤其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峡谷地形阻隔生物迁徙,因此许多植物在小区域范围演化为『太鲁阁特有种』。」

「目前研究发现共有70种以太鲁阁国家公园区内地名、山名所命名的植物,如太鲁阁栎、太鲁阁蔷薇、南湖杜鹃、奇莱红兰等,其中多达56种是台湾特有种。」林茂耀说台湾虽然地质年轻,但藏着许多古老物种,因此有「台湾又老又新,又大又小」的说法。

锥麓古道上的巴达冈驻在所,位在气候干燥的岩石地,在此可观察到叶缘尖锐的太鲁阁栎。再往上走,林茂耀指出罕见的太鲁阁千金榆与太鲁阁小檗:「保育全世界热带与亚热带植物的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也很重视太鲁阁千金榆。」虽然锥麓古道位处亚热带地区,海拔也不到1,000公尺,但是受到东北季风吹拂,因此气温恒低,连生长在寒冷区域的绿背刺柏都在此成长。

生态丰富的锥麓古道,其实在日治时期是一条警备道路,用来巡视山里的太鲁阁族并运送警察生活物资。1914年,「山地开路专家」梅泽柾警部率领作业队开凿,远从日本到太鲁阁的工人,一见到锥麓断崖就打退堂鼓,梅泽柾只好找来当地部落青年爆破、凿打岩壁。

历经七个月,锥麓断崖横贯道路完工,37人在过程中不幸去世,为了纪念如此艰巨的工程,梅泽作业队在锥麓隧道口外突出的岩石上,凿下:「大正叁年,开凿纪念,梅沢作业队」,根据台湾古道学者杨南郡与徐如林调查,现在岩石上缺少作业队三字,应该是岩石经年风吹雨打,化为小石块,掉落到立雾溪了。他们也从史料发现这条道路开通后,开始有日本学者深入立雾溪中上游进行生态调查,像是发现「台湾鳟」(樱花钩吻鲑)的大岛正满博士,在警察护送下沿着这条警备道抵达塔比多驻在所(天祥),并向太鲁阁族人宣布高价收购活的帝雉,后来顺利地将15对帝雉带回日本。

太鲁阁国家公园步道志工方瑞凯(左)与林国文(右)从事手作维护步道已经12年。(图/庄坤儒)

从登山者成为步道志工

无论是平坦好走的砂卡礑步道,或是坡陡险峻的锥麓古道,都有步道志工维护的痕迹。不过,因为手作步道工法讲求「融入自然环境」,所以游客几乎不会发现他们的成果。

这群幕后英雄投入手作步道已经12年,有些还兼任保育志工与解说志工,经常被伙伴戏称为「两栖」。人称「二哥」的林国文是团队中经验最丰富的,擅长调解队员间的磨合,有助于步道工程顺利完成。「三栖」的江曾为真,希望将修步道的故事融入解说,让游客了解修缮步道背后的生态原理。也在阳明山国家公园担任保育志工的方瑞凯,只因为太鲁阁的美景,让他从此离不开这片土地。而喜欢挑战高难度步道的张朝能,总是在游客的赞美中获得成就感。

「之前山搜队长搜救时带人走南湖东峰的撤退路线时,凌晨摸黑进入,下山的时候发现路变很宽,以为走错路了,后来才知道是步道志工当天就完成施工了。」江曾为真分享难忘的修路回忆时,引起一阵笑声。「还有每年5月去小奇莱看高山杜鹃的那条路线,下雨就会变河道,修好后雨天就很少出现泥泞,游客都称赞:『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当初修筑的画面历历在目,江曾为真指着张朝能说:「他那个时候搬了很多大石头,就是要打稳步道基础。」

问起四人加入志工队的初衷,都是为了回馈。「我们都很喜欢爬山,是步道重度使用者。」江曾为真过去前往嘉明湖途中,曾被一颗大石头绊倒扭伤脚踝,于是加入志工队后,她与伙伴清除了嘉明湖回程步道上的大石头。而经常听见山友在屏风山滑倒摔伤的张朝能,也加入太鲁阁国家公园新线的踏勘工作。

林国文表示,虽然手作维护步道所需时间较长,但是环保、舒适、有助生态维护。「手作维护步道的精神是就地取材,不会造成生态扰动。而且我们会从山友的角度来施作,走起来比较舒适。」

有赖于这群经验丰富的志工,旅客才能走在安全又舒适的步道。(图/庄坤儒)

就地取材维护步道

实际与步道志工前往大礼步道,观看他们施作过程。林国文先说明流程:「我们修步道会看季节来施作,夏天上高山,冬天则到低海拔,确保长时间工作时是在舒适的环境。」接着,他指着被喷漆的石头说:「场勘时我们会先标示工区与施作点,而且最好在雨天的时候来,才能观察雨水流动的方向,思考施作时要如何将水排出。最后再依照队员专长与体能,安排适合的工作。」

步道志工队重视团队合作,每个人会主动找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情做。有些人一起搬20~30公斤的大石头,有些人会搜集砂土、小石头做步道舖面。施作时,若搬运大石头的队员喊声:「我要经过!」其他人要立即停止动作,让他们优先通过再继续行动。「有时候大家施作时,如果沟通产生摩擦,晚上我还要陪他们喝一杯聊开呢!」林国文笑着说,经过多年相处,其实大家已经培养默契,现场施作都能取得共识。

林国文与方瑞凯搭配施作,他们观察路面一回后,接着去找大石头。「搜集材料要在步道20公尺以外的地方找,不能扰动步道边坡。」林国文说明:「做步道要顺应水流,做截水沟将水排出,不然坡面长期冲刷会形成泥泞,不利登山者行走。」同时,方瑞凯已经搬来大石头,思索如何顺应地势,摆好方位,将石头稳稳嵌在土壤里,最后两人轮流敲打铺面石头,让碎石填满空隙。「这样踏起来不仅舒适,也能防止泥泞生成。」林国文说。

目前大礼步道的手作维护工程已经进行到0.7公里的位置,志工队鼓励民众除了得卡伦步道,也可以走这条入口处较隐密的大礼步道进入大礼大同部落,借此体验手作步道的舒适,从工法中学习生态维护的精神,并且从每一颗石头,来认识太鲁阁丰富的地质资源与独特的生态景观。

清水断崖是海拔平均800公尺以上的高山,垂直竖立于太平洋上。(图/庄坤儒)

本文作者:谢宜婷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1.12》)

《台湾光华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