剀剀案爆出养问题 社工工会:卫福部把人民声音丢一边?
男童剀剀受虐案争议,显示台湾收出养制度的问题,绿委今与台北市社工工会开记者会,提出出养机制的现实困境、安置资源扩充等问题。(陈秀宝国会办公室提供)
男童剀剀受虐案争议,显示台湾收出养制度的问题,立委李坤城、沈伯洋、陈秀寳、黄秀芳和台北市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工会今开记者会,提出收出养机制的现实困境、安置资源扩充等问题,社工工会更炮轰,社工20日曾连署陈情,但卫福部至今音讯全无,质疑「是否把人民期盼的声音丢在旁边?将基层的声音视如敝屣?」
绿委与北市社工工会今开「紧急呼救:台湾收出养危机,孩子的未来谁来救?」记者会,立委沈伯洋表示,根据社家署统计,去年台湾出养儿童人数为202人,现在还等待出养的儿童有468人,台湾目前收出养机制需卫福部、地方社福单位与民间机构协力改善。
立委李坤城说,台湾安置机关不足,过去收出养制度是社家署订立指导原则,地方政府编列相关预算,委由民间机构执行业务,但却造成地方政府未必能编列符合中央标准的预算,让民间机构因资源不足而捉襟见肘、窒碍难行。
李坤城呼吁,照护安置孩童相关费用应有适当机制,每年应参照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成长率)公告调整,让更多居家托育保母或寄养家庭,愿意加入孩童安置行列,辅以定期督导访视,避免疏漏,而卫福部应全盘检视安置资源,增加安置经费,同时推动机构与通过审核的优良保母长期合作。
立委陈秀寳说,中央少子女化对策计划规定,每60名居家托育人员配置1名访辅员,但实际上访视员负担的案量过大,难以确保有品质的访视,卫福部要求提升访视频率的同时,也要了解访视员需要哪些制度性的协助,同时与民间机构共同针对「居家托育」设立「如何确保儿童有被安全且有品质的照顾」的审视标准,而过去访员的在职训练或社家署提供的访视指引里,不曾集结访视员经验,也是相当吊诡。
立委黄秀芳说,目前传出世界展望会将全面退出寄养业务,地方社会局处首长都担忧引发连锁效应,因此卫福部应了解收出养机构所面临的困境,补足相关资源,未来在收出养制度改革,应纳入
第一线社工的观点和建议。
台北市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工会指出,台湾各地的社工工会20日曾将连署2000多人、84个团体的陈情书送往卫福部,但卫福部至今音讯全无,卫福部曾点出儿盟7点缺失,任何会议有基层实务代表、以及服务使用者是非常重要,也希望福部不要只光会检讨缺失,但自己有相同的缺失却又做不到。
北市社工工会也指出,台北市蒋万安市长上任后,一次都没有召开任何与社工基层对谈的会议,也未与工会讨论劳动议题,基础的社工薪资制度都无法落实,至今在北市服务的社工有约3成拿不到年终,而中央、地方虽喊话要支持社工,却连倾听、采纳基层的声音都做不到,让社工对体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