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张一山的《鹿鼎记》,我想向黄晓明道歉
有一个词叫“活久见”,非常适合今天的国产剧。
只要活得够久,永远不用担心它不会突破你的下限。
最新的《鹿鼎记》不就是?
点开视频五分钟,思维正常的人能尬得抓脚趾。
虽然这个版本的《鹿鼎记》上线前没有任何宣发,还是凭夸张的肢体语言出圈了。
尤其是张一山。有人把他的cut和齐天大圣拼在一起,毫不违和:
图片来源:微博@剧荒主义
或者猫和老鼠:
张一山是北京人(没有地图炮的意思),成年之后口碑出圈的《余罪》和《春风十里不如你》主角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混不吝的性格,自带痞气。所以很多人之前一度期待他来演韦小宝,结果成了史诗级翻车。
一开场的说书片段,挤眉弄眼的张一山让人怀疑韦小宝是不是疯了:
韦小宝在在皇宫里是假扮太监,但是张一山的声音和动作,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人真是太监。
还要加个原谅色帽,生怕观众get不到韦小宝有多”贱“。
过犹不及,最是可怕。这样装疯卖傻一点都不好笑,我只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韦小宝每天嘻嘻哈哈但是并不贱,他精着呢,面对达官贵人点头哈腰那是小市民的生存智慧。
不光是张一山,这剧其它演员的人设和表演也匪夷所思。茅十八是韦小宝第一个朋友,韦小宝救了他但是茅十八很生气,因为小宝用了江湖上最让人不齿的洒石灰。
结果到了这一版,茅十八没有江湖侠客的侠气,还成了个二傻子,造型还像是从隔壁《水浒传》搬过来的。
谢宁老师,我的童年记忆之一;在《宝莲灯》《宝莲灯前传》《魔幻手机》《魔幻手机2》中饰演猪八戒
官兵来抓人,跟游戏差不多。海公公本来是深藏不露的阴狠角色,在这一版里被涂上了白面,演员像是得了癫痫。皇宫里没有丧事,宫里的太监居然全部穿白色。
有人说把这一版当作00后的《熊出没》就能看出乐趣了;问题是,是iPad不好玩,还是《熊出没》不好看,零零后为什么要看一帮熊大人在那儿挤眉弄眼?
《喜羊羊》都比这个好看。
二、《鹿鼎记》就不是杰克苏小说
看得出来,这一版非常努力地想把《鹿鼎记》做成纯喜剧,剔除人物和事件之间所有前因后果,极尽夸张之能事。
在这里真的得怀念一下张纪中的金庸剧了。虽然黄晓明这一版《鹿鼎记》在豆瓣才5.6,但情节角色设定,至少都是跟着原著走。
张纪中从一开始就断了做喜剧的念头:“我想我们不能做成一部喜剧。在《小小得月楼》的那个年代,我们还是有过非常有才华的喜剧演员,能够胜任讽刺喜剧,如今却无法找到那样自信的演员。像周星驰这样自信的演员、导演,凤毛麟角。”[1]
08版前六集,小玄子和小桂子都是小演员演的,其实这个小演员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又不油腻/ 《鹿鼎记》
《小小得月楼》是1983年一部电影,用苏州话拍的,滑稽又不说教,自然又朝气蓬勃。
《鹿鼎记》确实有喜剧成分。它不像传统的武侠小说,主角是武功盖世一身正气的大侠。韦小宝是出身青楼的私生子,小说结束了也不会功夫,喜欢吹牛拍马还满口脏话。这样一个人居然在皇宫、官场上左右逢源,成了皇帝的兄弟。
所以一直有人把《鹿鼎记》当厚黑学来读。1984年香港就出了一本书叫《小宝神功》,讲韦小宝怎么对付上司,怎么应酬同辈,怎么在不同的女人之间斡旋,跟今天机场书店里卖得最火的成功学套路一摸一样。
当时作家倪匡还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做老二的哲学》,一听就是官场厚黑学了。
但是《鹿鼎记》和韦小宝在金庸小说,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都不低。很多人把它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放到一起说,一个是反骑士精神,一个是反武侠套路。
在《鹿鼎记》横空出世之前,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归隐山林是最常见(可能也是最好)的结局。“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作者早就明白,以武犯禁的大侠,在世俗世界迟早是个死。陈近南确实是大侠,最后还死得毫无意义。一直猥琐发育的韦小宝,人生经历差不多就是成功了的阿Q。
原著里写韦小宝进宫,心理活动是:“丽春园在扬州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院子了,比这里可又差得远了”;嘴上偷吃千层糕,想的却是:“这千层糕做得真好,我瞧这儿多半是北京城里第一大妓院。”
这千层糕得多香才能吃出这种表情啊(微笑)
皇宫,就是妓院。这就是金庸在《鹿鼎记》里的态度。韦小宝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早就适应了里面的规则,外形又人畜无害,所以能一直扮猪吃老虎。
韦小宝看着混不吝,《鹿鼎记》骨子里却是悲剧。一身正气又有本事的士大夫和大侠,还不如一个小混混混得好;韦小宝和康熙看着是兄弟,其实两人一体两面,康熙对韦小宝利用成分居多。小说里韦小宝最后归隐山林不知所踪,主要还是因为害怕。
《鹿鼎记》出来的时候,一些金庸粉丝表示不喜欢,金庸回应这不是武侠小说,是历史小说;还有人说金庸是按官场小说写法写的,不是没有道理。
这一层港台的版本基本都弱化了。陈小春和马浚伟版本的《鹿鼎记》,是港台里比较还原小说的,里面小宝和康熙的关系也非常简单(不要想歪);但是在2008年黄晓明和钟汉良的版本里,最后一集隔空对话,可以说明这两人迟早要分道扬镳。
不过,《鹿鼎记》能一直卖得那么好,首先还是符合小市民的阅读趣味。香港电影也不太拍庙堂戏,不管悲剧还是正剧,他们都能消解成闹剧。
关键是,还很好看。
1992年王晶导演、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几乎就是魔改版了。周星驰还贡献了90年代的年度金句:“我对皇上的敬仰之心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来看,这电影平均颜值高得吓人:除了周星驰,演建宁公主的是邱淑贞,小双儿是陈德荣,皇太后是张敏,后来还有林青霞,康熙是温兆伦。
整体的风格也很夸张,多方势力乱斗,所有人和韦小宝一样贪财好色,包括在原著里正直得迂腐的大侠陈近南,王晶还在里面加了很多荤段子。
但王晶抓住了金庸小说的精髓,这部电影张纪中说的讽刺喜剧,里面韦小宝加入天地会之后,陈近南把他拉到一边说:
聪明人都被清廷给招安了,所以反清这件事只能靠一些比较蠢的人来完成,而这些笨蛋什么也不懂,讲道理他们也不明白,只好用宗教形式来催眠他们。
这一版《鹿鼎记》的风格和一些情节,明显在模仿92年的电影版。但是,它在剧作上主动阉割了所有主线情节,又没有90年代香港电影那么厉害的演员阵容,剧情只剩尴尬,表演只有浮夸。
至于主创后来接受采访说:“我们这个戏的画风已经在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还是2008年版《鹿鼎记》制片人张纪中当时说的话:“戏剧不是闹剧,闹剧不是幽默,幽默不是好笑,好笑不是可笑,可笑不是风流,风流不是下流。”[1]
三、求求你们,拍不好就别翻拍了
这样糟蹋童年记忆的翻拍,不是第一部,也不会是最后一部。
现在影视剧制作流行用IP,而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也许是华语世界第一大IP了——现在已经有了上百部不同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甚至游戏。王晶的《鹿鼎记》上映之后,台湾游戏公司欢乐盒,就找王晶谈过游戏版权[2]。
这些年事先不打招呼,就把小说人物、情节、武功用到游戏里的,更是数不过来。
这一代80、90后印象中最经典的金庸武侠,基本都是香港TVB版。
TVB在70年代到80年代,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把金庸武侠小说全部拍了一遍。今天只能找到片段的梁朝伟版《鹿鼎记》,就是这一波翻拍里最后几部之一。
金庸剧为无线电视台捧红了很多花旦和小生。郑少秋是第一代无线小生,凭借《书剑恩仇录》里乾隆这个角色走红;“无线五虎将”黄日华、苗侨伟、刘德华、梁朝伟以及汤镇业,基本上承包了80年代所有的金庸剧。
无线台(TVB)和亚视台(ATV)是香港两大免费电视台,两家从六十年代起一直针尖对麦芒。那时候每当TVB面临收视率压力,就拿出金庸作品来改编[3]。
这些翻拍在2001年左右结束。也是2001年,大陆第一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上线。这是当年的文娱界大事。为此,人民网还出了专题页:
有TVB珠玉在前+童年滤镜,这一轮翻拍当时被骂得厉害,包括后来豆瓣8.3的李亚鹏版《笑傲江湖》。
不像香港习惯在摄影棚里拍,演员看着都转不开身,一个道具能从清末用到民国;大陆拍武侠剧,最不缺的就是实景。
《笑傲江湖》当时在苏州、无锡、浙江等多地取景;后来为了补拍“华山派”的镜头,剧组封镜之后还到华山取景。
构图和摄影都没得说,很有意境 / 《笑傲江湖》
金庸先生虽然不喜欢央视对《笑傲江湖》的改编,还是觉得很用心,“比港台的金钱和精力都花得多,这点我很佩服”[4]。
后来几部的风格跟《笑傲江湖》差不多,口碑也是毁誉参半,直到2009年的《倚天屠龙记》。
2013、2014年,于正给出了最颠覆原著的东方不败和小龙女。全网嘲的差评,也不影响这两部剧的广告和收视率。
当时张纪中在筹备另一部金庸小说改编剧《侠客行》,还准备把金庸另外14部小说都拍一遍[5]。《侠客行》2017年上线,豆瓣评分4.1,另外几部没了下文。
平心而论,武侠剧式微,原来是一线演员主演的头部内容(张纪中版本的《鹿鼎记》开拍前还在全国海选过14岁左右的韦小宝),现在差不多成了“新人集训营”,没有那么多资源和钱来拍能理解。
问题是,武侠武侠,所谓的“侠”,早就没了。男女主角都干净得一尘不染,把海报跟这几年爆火的仙侠剧放在一起,一点也不违和。
2018年最新版的《倚天屠龙记》,慢动作多到开4倍速看都嫌慢。
现在翻拍唯一的作用,应该就是提醒所有人老剧有多经典了。
《鹿鼎记》之后,仅仅是古装武侠,至少还有6部剧待播。
仅仅是这次《鹿鼎记》的制作公司新丽传媒,到年底还有一部《天龙八部》。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新丽传媒和阅文集团签订了不低于5亿、7亿、9亿的对赌协议,且前两年都没有完成,今年是关键的一年[5]。
国产剧喜欢翻拍的原因很简单。之前成功过,有国民度,拍出来即使口碑差,也不一定影响收入[6]。2017年的话题剧《深夜食堂》评分只有2.9,但是前期已经靠植入广告回本盈利了[7]。
但是,你们尽管拍,我可以选择不看(微笑脸)。
参考文献:
[1]张纪中.(2019).人在江湖
[2]热门软件屋.(1997).英雄何必问出处——《鹿鼎记》
[3]大公网.(2018).脍炙人口巨著 开启武侠剧黄金时
[4]长江日报.(2001).金庸:央视不守承诺
[5]每日经济新闻.(2020).豆瓣2.5分,张一山《鹿鼎记》口碑崩盘,被批“演的像疯猴子”!出品方9亿赌约怎么办
[6]毒眸.(2019).国产翻拍剧“十翻九渣”,为何还有九十部翻拍剧要上映
[7]棱镜.(2017).从IP王炸到自杀式植入:《深夜食堂》的资本局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