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让医学充满人文关怀
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前夕,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医学充满人文关怀,北医三院发起了“中国医师节,我想对医生说留言”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患者最想对医生说的心里话。
期间,医院共收到来自五湖四海千余条近4万字留言,这里面有患者的心声心语,有医生家属的守望独白,有同道之间的惺惺相惜,让曾经的“故事”成为医患共情、信任永续的榜样。
一群“白衣人”,温暖一座城
病痛无法除尽,医者会竭尽全力、夜以继日的努力,患者和家属都看在眼里。
一位名为泥莲花色自香的网友是一位患儿的母亲,几年前,孩子因患颈椎恶性肿瘤来到北医三院,分别在骨科、康复医学科就诊,她在留言中说,“姜亮教授经常天没亮就出现在病房,晚上十一二点还会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起早贪黑真心为每个患者付出”。谈及手术室的韩嵩博医师,这位患儿的母亲说“孩子还小,你为了他没顾虑,大冬天和他一起理了光头。这些我都看到眼里,只要能多活一天,我们就一定会争取。”
韩蒿博看到留言回应说,“没想到患者家属还记得我特殊的鼓励方式,患颈椎恶性肿瘤的小朋友都不爱理光头,都有‘宁可不留头也要留发’的决绝,这给骨科手术穿刺和后续治疗带来很大风险。我理光头是想让小朋友摸摸我的头皮,滑滑的感觉会让孩子相对踏实一些,舒缓他们的情绪。”
病人有病痛找医生,犹如溺水中求生,心中万分依赖,只要真情在,医患之间就会温暖常在,美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会形成。
半年前,一位网名为包包大人的患者第一次找普通外科付卫教授治疗,检查过后,这位患者在检查床上起身吃力,付卫看到了就扶患者起来。这个“贴心举动”使该患者记忆深刻、颇为感动。谈及治疗效果,这位患者说自己“恢复的极好。”
有患者认为医者是灯塔,是理想之光。有患者觉得医者是侠肝义胆的“大侠”,他们手起刀落,斩除病魔,救死扶伤。
一位网名为木土的患者是一位软骨肉瘤患者。2017年,他被骨科的韦峰教授确诊时不到四十岁,一度觉得“生命已经没有光了”。韦峰首先对该患者多次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战胜“病魔”,反复与家属沟通、医患一起形成和合力。由于肿瘤位于腰椎,病情复杂,手术进行了近22个小时。随后,在ICU的4天,韦峰每天早上去探望该患者,回普通病房后,他亲自搀扶患者站立、活动。现在,该患者一天最多能走四万步,能带孩子下海游泳。“前几天来三院复查,韦峰教授说‘我还要让你陪着孩子成长呢’,听到这句话,我一米八几的男人瞬间泪流满面,这句话包含着对我的关心,包含着他的医术,也包含着要有面对一切的决心。”
“洪晶教授,您就是孩子重获光明的再生父母啊”一位网名为阿静的女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角膜巩膜化,在当地接受角膜移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她带着女儿,跨越2169公里来到北医三院,找到了洪晶教授。孩子病情危重,洪晶随即带领众位眼科医师紧急会诊并于隔天为孩子做了手术。“现在,孩子能看到世界的精彩,我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医者榜样,改变人生
医者,健康性命相托,医者的榜样力量,同样改变患者的人生轨迹。
有一位网友感谢心外科张喆医师,用高超的医术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出院后因家庭事务这位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几度想到自杀,凌晨给张喆医师发微信求救,“感谢您安慰我,帮我找大夫,帮我度过难关。”
北医三院机场院区运动医学研究所的王笑宜在为病人打过针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用手为患者按摩疼处,对这位患者说,“看,我是金手,不仅不疼了,连血压都正常了”,在留言中这位患者说,“我记住了她的名字,她不仅是护士,也是家人。”
在写给眼科周吉超医师的留言中,14岁的小患者孙好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和您成为同事。”他说自小时候开始,只要生病了就去北医三院看病,5岁那年就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我是北医三院的忠实粉,我努力学习,等我考研时,考到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