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通膨壓力 醫建議多拿幾天「自費藥」悄悄成常態
卫福部取消全台医疗院所挂号费上限,引发各界讨论。记者陈雨鑫/摄影
卫福部取消全台医疗院所挂号费上限,引发各界讨论,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指出,健保砍价让医疗院所营运大受影响,各医疗院所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只能从调整挂号费、推自费着手。物价飞涨,健保总额因设有成长率上限,即使调到天花板,也没办法让点值「不打折」,他认为调涨健保费或是由政府挹注健保总额,才有办法遏止医疗院所的挂号费涨价潮,让民众缴的健保费,可以实际使用到。
「看医师愈来愈贵」这句话恐怕是民众最近的心声,大医院调整部分负担,诊所调涨挂号费,不只看病不再便宜,有些医师还会建议「多拿几天自费药」,缴完门诊挂号费,还得再花150元左右的药费。
林应然说,健保署给付诊所药费采取「简表申报」,以3天为一个单位,总给付65元,换言之,每一名患者到诊所就医,拿到3天的药品,健保署都采取包裹的方式,给付诊所65元的药费,不管医师开立哪几款药品,简表申报就是给给付,让健保署的作业流程简化。因此,从过去到现在,民众到诊所看诊,几乎都是拿三天的药物。
只是疾病百百种,患者状况千万种。林应然说,如果碰上一名细菌感染的患者,要吃7天的抗生素,怎么开立药品?方法一是请患者每三天回诊一次,方法二是诊所向健保署采「专案申请」7天的药费,方法三是请患者自费负担后续4天的药费,不必舟车劳顿回诊。通常诊所会直接建议患者采方法三,因为方法一对民众太麻烦,方法二诊所要向健保署采专案申请,诊所得先帮患者付钱,依照过去的审查经验,这类专案申请容易被健保核删,医院拿不到健保的钱,等于看诊一次亏一次。
林应然说,医师看诊也需要收入,不能说长期压榨医师「看一次诊,亏一次」,愈看收入愈低,最后有谁愿意当医师?健保点值节节下降,从过去打9折,到去年打7折,「已经打到骨折」,还不让医疗院所调整挂号费「这很不合理」。
站在民众的角度会认为看病变贵,林应然说,实质上是物价通膨,健保总额未因应通膨调整,且健保法设下健保总额成长率的上限为4.7%,今年总额成长率已经来到最高4.7%,也追不上通膨,目前政府也不敢让民众多缴健保费,总额看似增加,但实质在通膨的市场下形同萎缩,要医疗院所怎么活。
政府应该思考,总额是否要比照现在的物价增加,不管是政府挹注,还是从民众端增加健保费用?又或是不动总额,让医疗院所采取推动自费项目维持生计,让民众直接感受到「看病好贵」,削弱健保当初设置人人都有办法看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