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护士金丹:抗疫归来,我想告诉你,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责任感的门户网站,本站持续密切关注中国百姓的健康生活,深入思考疫情的往昔与将来,畅想未来健康生活蓝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早日实现,造福于民。

2020年12月14日,本站传媒在北京·嘉里中心举办“越健康yuè生活2020本站健康大会”,共同回顾过往抗疫路,一起展望健康新未来!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那时武汉封城,全国人民伸出援手,无数英雄挺身而出。全国各省市陆续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支援武汉...他们也是肉体凡身,不具备对病毒免疫的超能力,可是他们依旧勇往直前!中日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主管护师金丹女士在本站健康大会现场为我们带来了《抗疫归来,我想告诉你》主题分享。

抗疫归来,我想告诉你(来源:本站健康)

以下为中日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主管护师金丹女士的完整演讲内容: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抗疫归来,我想告诉你: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春节,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日子,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像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巨浪翻滚。 看到武汉每天的新冠感染数据都在剧增,作为一命医务人员,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在患者需要等待去救治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必然要逆行而上,主动请缨,奔赴在抗疫的战场上去帮助他们。

国有召,召必应!我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9点左右收到医院给我打来的电话,作为第一批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奔赴武汉进行抗疫,时间紧任务急,没有一点儿时间让你犹豫。通知是第二天早上8点就要到医院紧急集合,进行防控物资的准备。

而当我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其实我是和家人正在准备第二天出行玩的物品,当我8岁的儿子知道我不能出行了,需要去武汉了,儿子伤心的哭了。可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仅仅意味着全家人出游玩的计划取消了,但是他并不知道妈妈去武汉去做什么。

儿子一直抱着我哭,一直嘴里还念叨“我们还要一起出去玩呢”,我努力的平静他的心情,告诉他“妈妈这次去武汉去为了工作”,跟他讲道理、分析原因,告诉他武汉的那座城市,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他们生病了,他们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给他们治病,打败病毒,让他们减轻痛苦。

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儿子似乎明白了许多,对着我点了点头“妈妈,旅游我们可以不去了,等你那边给患者治好了病,回来以后我们再一起出去玩”并还嘱咐我说,“你到那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早日打败病毒,我和爸爸在家等您回来。”

到达武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天气灰蒙蒙的,外面下着小雨,冷冷的凉风吹过,全身都在颤抖,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坐在大巴车上去酒店的路上,马路上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行人,如此繁华喧闹的城市,怎么就这样倒下了?我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就像遗失的孩子找不到妈妈的感觉。

到了酒店,很快我们就投入了工作,首先进行入院防控知识的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防控物资的清点、忙碌完已经是凌晨了,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共派出6批队员共共计64名医疗队员以及价值1500万的医疗器械,在武汉同济中法新城院区接管C6东病区50张床位,主要负责重症以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那里有王辰院士、曹彬副院长、詹庆元主任、段军副主任等等全国顶级医疗专家带领团队。

队员们在隔离区里上班,除了要穿笨重的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两层口罩、三层鞋套、护目镜,从心理上也要克服很多的困难,紧张、担心、害怕。而且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上班,每个班次至少6-7个小时左右,白班和夜班交替进行,冬天的武汉特别的冷,也正因为疫情的原因,院感防控的要求,病房里的空调都是关闭的,患者们都穿着厚厚的毛衣、棉衣,而我们医务人员就只能穿着一件防护服,但下班以后,离开隔离区,脱下防护去已是汗流浃背,防护服上滴滴答答布满着小水珠,里面湿透的工作服,起雾的护目镜,口罩留下的勒痕清晰可见。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医务人员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在坚持上岗。

每每下班看到他们疲惫的样子,让人觉得心疼,看到他们下夜班在班车上熟睡的样子,不忍心把他们叫醒。为了能够让其他人轮休,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去加班,任劳任怨,从不计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要跑得快才能跑赢时间,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在隔离病房里我们每天都对着不同的患者,而每一位患者的救治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位阿姨,当时病情非常重,是从其他的医疗点转到我们的病区的,也是我们当时收的第一批患者。阿姨刚来的时候戴着无创呼吸机,在吸入100%的氧浓度的情况下她的氧合都很难维持。虽然她每一次呼吸都是如此的困难,但阿姨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艰难,但她都是坚持咬紧牙关,挺了过去。

记得有一次我在给阿姨留取痰标本的时候,我拿着痰标本的盒让阿姨用来咳痰,这时阿姨一下子把痰盒抢走了,阿姨这样说“我们得的都是严重的传染病,在我们咳嗽、咳痰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离我远一点,如果给你们传染上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听完阿姨的话我愣了一下,心里感到一阵难过,自己都难受成这样子了,气都喘不上来,还在担心着我们的安危。

随着一天天的治疗,阿姨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了,从无创呼吸机到静滴高流量,从静滴高流量到胰导管吸氧,从在床上不能搬动,到自己在床上可以翻身,从原来靠着胃管摄入营养,到现在可以慢慢经口摄入一些流食,也能和我们聊聊天。阿姨说“你们这些医生和护士都太年轻了,就像我的儿子一样,你们来到这么危险的地方,你们的父母一定是特别担心,看到你们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说话都是气喘吁吁的,真心的不容易。”

阿姨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喜欢拍照,在病情稳定些的时候,阿姨每天都会用手机拍下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瞬间,阿姨说“我一定要把你们拍下来,虽然看不清你们的脸庞,但你们在我们心中比我们的儿女还要重要,等我病好了,出院了,我要把这些照片留作纪念。”

当然在疫情过后,阿姨也实现了她的愿望,阿姨不仅把我们的照片做成了相册送给我们每一个人,还把我们的工作写成了故事里的主角。我们建立了微信群,每天一句问候,一碗心灵鸡汤已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习惯。

不知道大家可否还记得这位黑脸医生易凡,他也曾是我们接管的患者。易凡医生是在工作中感染的,当时病情非常严重,意识完全处于昏迷的状态,新冠肺炎导致他呼吸和脏器的衰竭,做了器官插管,上了呼吸机,体外膜肺ECMO,床旁血粒,几乎用了临床所有的抢救措施,但同时对于未来仍然充满着不确定。

在治疗与治理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病人病情可能就直转急下不可逆。每天都像在走纲丝一样,掉下去了,便是万丈深渊。治疗期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并发症就会出现。比如感染,大出血等等。一次又一次的抢救、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在新冠肺炎的重症病房里,医务人员往往不是因为看到希望坚持下去,而是因为不放弃的坚持才看到希望。

通过团队的精心救治,黑脸医生易凡经历了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从撤掉ECMO、呼吸机、胃管、尿管以及身上所有的管路,从锻炼吞咽、锻炼吃饭、锻炼刷牙,从床旁站立到行走,就像他自己说过一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而如今,黑脸医生已经蜕去了他黑色的肤质,白皙的皮肤恢复了回来,并且健康的回归了社会,又能继续与我们并肩作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奉献着他的医疗事业。

看到每一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就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其中有位患者在写给国家援鄂医疗队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在我们绝望之时你们逆行奔波舍生忘死,科学施治,拯救了患者垂危的生命,增强了我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你们的到来让处在疫情中心的我们看到了阳光划破乌云的那道光芒。”

截至4月6日23点,C6东病区将最后两名患者转出,病区清零,这也意味着我们援鄂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过70多天的奋战,我们见证了疫情中伤痕累累的武汉。自离汉通道开始关闭的那一天开始,所有的火车、地铁、公交悉数停运,所有的武汉人闭门不出,说是空城都不为过。但如今70多天过后景象大改,一切开始复苏,当许多武汉人踏出家门的那一刻,不禁热泪盈眶,这一天他们熬的太久。

关闭的地铁闸门终于再次升起,沉浸许久的火车站重启,公交报站声再度响起,一条条线路再度开通,人流也多了起来。熟悉的武汉回来了,这座英雄的城市苏醒了,这是一千多万武汉人用他们的牺牲给全国争取了时间。我看到舍生忘死的同事,感受到全国14亿人民众志成城,更明白了国家队的担当和责任。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顺利的圆满完成了任务。

战疫的生活给每一位医务人员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踏上归程之时,分别之际,有喜悦、有不舍、有感谢、有礼遇、还有激励,阴霾终将尽散,阳光必会经照,那些不可预见的灾难只能让我们变的更加强大。

4月7日在撤离的这一天,武汉阳光明媚,闻讯也赶来了很多的武汉市民,其中还包括之前我们治愈好转出院的患者们,与我们惜惜告别、深情相拥、留下感激与不舍的泪水,当医疗队的大巴车出发时,马路上交通管制,几十辆警车开道,武汉市以最高的礼节欢送我们,十里长街来欢送的队伍市民们手持国旗、鲜花、条幅,有的还扮上皮卡丘的动物形象,来欢送我们,与我们道别,大家高声的呐喊着“你们辛苦了!武汉人民感谢你,你们是我们的英雄!”坐在大巴车里的队员们个个伸出头、伸向窗外,与市民们挥手告别,这是我们多大的荣誉。

病毒来袭,疫情蔓延,全民战疫,我们只是在不同的环境完成了我们应该完成的工作,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当我们身披白雪,面对春芳,身怀温暖,毅然决然的在荆楚最冷的冬日迟来的那一刻,就决定用最专业的技术、最温暖的心灵、最炙热的情感来拯救这一方热土。这一路我们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路我们甘于奉献,这一路我们信守了承诺,抗击疫情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后,我想感谢中日友好医院的各位领导,我的同事、朋友以及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尤其是我8岁的儿子,在疫情期间,他每天都给我写信、视频、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虽然他年龄很小,但他知道,妈妈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这也将是他前进的目标。儿子告诉我,他以后也想当一名医生,我问他为什么?儿子说,这样就可以打败病毒,让人们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每个人都可以健康幸福的生活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困难总会过去,春暖总会花开,愿繁华与共,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