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产生塑胶微粒恐传播新冠病毒? 专家这样回复
公卫学者指出,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口罩降解的塑胶微粒考作为病毒传播途径」。(王家瑜摄)
新冠疫情以来,戴口罩成为例行公事。近期有研究指出,口罩降解会产生悬浮空气中的塑胶微粒,这些塑胶微粒可能会传播新冠病毒,但公卫学者认为,口罩要降解成塑胶微粒,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环境压力,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口罩降解的塑胶微粒考作为病毒传播途径」,提醒民众不需过度或延伸解读。
一篇刊登在《Cell》子期刊《iScience》的文献回顾报告显示,塑胶微粒(microplastics)和奈米塑胶(nanoplastics)会增加新冠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传播等潜在可能性;另一篇是来自《Environmental Pollution》的研究报告观察到,南美洲的一家大型医疗中心发现悬浮在空气中的塑胶微粒可检测到新冠病毒的RNA,推论塑胶微粒可能产生自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不当。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SMC)指出,上述研究并无直接观察到,口罩直接降解并产生附着新冠病毒的塑胶微粒,实际也未验证病毒的活性、感染力等;目前仍无直接证据可证实,口罩产生的塑胶微粒会作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科教授庄凯任指出,口罩降解成塑胶微粒的可能性是有的,但需要多长的时间和什么条件的环境压力,都需要更多研究才能验证,并不是说「因为口罩上有病毒,它就会很快降解成带有病毒的塑胶微粒,然后传播并感染」。
庄凯任提醒,民众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不须担心感染到口罩产生带有病毒的塑胶微粒。整体来说,这两篇研究只验证了一件事:在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工作人员,包含在清洁、焚化前处置任一环节的人员,都应穿戴完善并符合新冠肺炎感染照护的防护装备,因为在处理医疗废弃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处在高密度下的病毒。
至于一般民众,只要做好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摸完东西不要再碰口鼻、回到家洗手再吃东西等,就能避免大部分被传染的风险。庄凯任补充说明,若民众还是很担心,可以回到家后在门口集中使用过的口罩,包覆好后再丢弃;根据过去研究调查,空气中可能随时充斥着新冠病毒的颗粒,但人们并不会因此感染,因为这些病毒颗粒数量少、浓度低以外,且几乎已经失去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