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微粒可散播新冠病毒 中山跨国研究荣登国际期刊

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于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发表跨国合作专文指出,气胶传播可能为COVID-19无症状患者传染途径。(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世界卫生组织定调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为接触与飞沫传染,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与美国学者染病专家共同合作发现,新冠病毒更可透过「悬浮微粒」传播,该论文也获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刊登。

王家蓁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气胶中心主任Kimberly A. Prather、传染病学专家Robert T. Schooley携手合作,发现导致肺炎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能以极细微的气胶悬浮微粒或液滴形式空气中传播。特别是无症状患者,在不知染病、未配戴口罩或防护措施下,可能使气胶传播成为主要感染途径。

该篇论文受到全球各界广泛重视,更获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奥勒冈州立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等多位学者肯定且感谢致意,强调研究结果当地推广宣导防疫有极大助益

王家蓁强调,人们平时讲话唱歌、咳嗽、或单纯呼吸,就会释放大小在1微米以下的气胶微小液滴。含有病毒的微细气胶经由患者呼气释放到环境中后,不仅可存活16小时以上,更可传播到比WHO目前所建议的安全社交距离更远的距离。一旦被吸入到人体内,可进入肺部深处导致感染。

该研究还指出,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病毒亦可能附著于空气中的人为污染气胶传播,加速散布。

不过王家蓁表示,在国内疫情管控得宜、全民配合配戴口罩之下,SARS-CoV-2病毒透过气胶方式传播的可能性相当低。研究结果希望协助各国重新审视不合时宜的疾管措施,使疫情得到更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