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粪粒」助攻海洋蓝碳 研究登国际期刊吁政府重视

中山大学海科系特聘教授洪庆章(后左二)团队聚焦海洋性蓝碳研究,证实海洋浮游动物代谢的「粪粒」是主要的颗粒有机碳。(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海科管研究团队的海洋蓝碳研究,发现海洋浮游动物及其代谢的「粪粒」是有机碳。(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海洋浮游动物及其代谢的「粪粒」是有机碳。(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洪庆章聚焦海洋性蓝碳研究逾15年,证实海洋浮游动物代谢的「粪粒」是主要的颗粒有机碳,可透过食物链大量把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洪庆章指出,整体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潜力惊人,这项研究成果已研究登上国际期刊「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借此呼吁政府,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要着眼海洋性蓝碳。

研究团队指出,很多国家提出解决全球气候暖化困境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期望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目标,进而衍生碳权、碳税、碳费等减碳机制。台湾碳权交易管理办法8月上路,未来民生消费也会列入碳排放计算。目前台湾碳汇(碳移除)无具体数据,亟需详查台湾森林、海洋及沉积物中的碳汇能力。

洪庆章与海军军官学校副教授施咏严携手组成跨校、跨国的研究团队,首次对台湾「自然碳汇量」进行全面性盘查,强调海洋在全球气候解决方案中的关键角色,为未来碳汇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统整洪庆章团队自2006年至2020年横跨15年的颗粒态有机碳通量(POC flux)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揭示台湾周边海洋性蓝碳扮演着二氧化碳移除的重要角色。相较于树木绿碳、土壤黄碳,海洋蓝碳才是占地球面积最大的固碳高手,且多数人以为滨海蓝碳如红树林、海草床与盐滩地是蓝碳吸碳的主角,但研究发现,真正幕后吸碳高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生物,也概括所有海洋生物的死亡颗粒及「粪粒」。

洪庆章指出,台湾自然碳汇现况,森林碳汇、海洋沉积物碳汇及海洋蓝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别为2,150万吨、4,210万吨及9,680万吨。其中,海洋碳汇每年移除约占台湾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亿8000万吨中约34.5%,对台湾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对照台湾距离达成净零排放,仍有约1亿6千万吨二氧化碳的缺口,应加强对台湾陆地与海洋碳汇的实海域测量,需要更多的研究船来协助,同时加速采取去碳化能源策略,如减少使用石化燃料,及推广电动车、再生能源及氢能技术。

洪庆章强调,未来政策应纳入更多创新技术,如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存储、造林、森林复育、生物炭、大型海藻养殖及海洋碱度添加等,以有效达成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