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培养复合型文物人才

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项目拟入选团队名单,聚焦考古综合研究、考古科技方法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等领域。此举旨在建立健全文物考古人才队伍选拔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文物保护修复是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职业标准相继制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为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然而,相较于全国拥有的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现有的考古和文物保护人才仍不充足。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培养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优的人才队伍。

涵养文化底蕴。对于不同考古环境、不同文物门类,相关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储备、技能类型各有不同,涉及历史、物理、化学等多学科背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考古和文物保护专业方面的教育,也要丰富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等储备,才能更好感受文物蕴含的历史与人文价值。比如,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机构与海内外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兼顾技术与艺术能力双提升。

借用先进技术。高光谱遥感、数字化采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应用于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人才培养既要鼓励专业人才敢于尝试和创新,大胆使用新方法;又要引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比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依托新技术培养人才,自主研发出微钻阻力仪为文物“体检”,更好实现文物预防性保护。

跨界培养人才。更好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离不开跨领域专业力量的联合。《我在故宫修文物》《何以中国》等作品口碑、流量双丰收,故宫“数字多宝阁”、敦煌“数字藏经洞”线上火爆……文物出圈成为新潮流,越来越多普通人爱上考古和文物。既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和有意愿的人拥抱文化产业,也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行业联盟等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汇聚文物保护机构、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良好局面。

考古和文物保护是长期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久久为功。在文化建设新征程上,需全社会共同推动考古和文物保护人才成长成才,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各类文化遗产。 (作者:覃皓珺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