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政府联合内阁的想像

(合成图/本报系资料照)

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有59.4%的民意赞同在国会三党不过半下,为求政局稳定,应筹组联合内阁,远高于不同意的21.6%;而乐见民进党总统当选,国会没过半的比例也有47.1%。上述数据颇符合选前6成期待政党轮替的民意,对「少数总统」赖清德来说,确实是个警讯。

若赖清德未来在组阁过程中无法缓解民众对于联合政府的期待,恐怕施政未必顺遂,但要赖释出权力和在野组成联合政府,或许又不符合其个性特质与强势领导的期待,要如何取得平衡,确实烧脑。

首先,组联合政府第一个难题便是要和特定的在野党进行平起平坐、党对党协商,来分配内阁首长席位,在野党当然会强化「要索」的潜能。谈判议题包括要给合作政党几席首长、要不要挂勾五院人事等都有复杂性,在我国尚未有联合政府实践经验的情形下,要赖释出这么大的资源,确有难处。

其次,要和哪个政党组成何种联合政府也煞费思量。若是和立院有8席的民众党合作,加上民进党的51席,勉强过半,亦即学理的「最小获胜联合内阁」。但民进党有和柯文哲合作后又破局的不愉快经验,白军一个不合分道扬镳,联合政府便会倒台。

若和国民党合作,组成「超量联合内阁」,虽有「大和解」的意象,赖也能建构「全民总统」的人设,但民进党得耗费更多资源,而国民党对其箝制力将更强,恐不符合赖的理性盘算。

若将民众党也纳入联合内阁,则更像国家处于分裂或面临战争冲突时的「大联合内阁」,虽能让议事运作较顺畅,各党皆能有一定程度的获利能对支持者交代,让政府有其稳定性,赖也能做出政绩,但政府资源要与蓝白共享,除了不符合赖想强化领导权的期待外,更难满足民进党内派系的需求。

若是以上难题赖清德皆无法克服的话,就只有三种可能。第一,民进党单独组阁,藉释出特定首长席次给特定在野党来组建政府。第二,仿照前总统陈水扁时期的张俊雄「少数内阁」,不管国会生态。第三,考量国会在野力量占多数,而任命其能接受、或不排斥的人来担任阁揆、组织政府。若是第一、二种,赖清德要施政顺遂便有悬念,毕竟不符合民众对联合政府的期待,就算释出一、两个首长席位给在野党,在野党不会埋单外,更会觉得不受尊重。赖政府要做出政绩,恐事与愿违。

选后未政党轮替,蓝白合组联合政府的计划告吹,但近6成民意仍不愿行政权让民进党「整碗捧去」,赖清德若想提升他作为「少数总统」的支持度,对民意有关「联合政府」的期待应该有所回应。(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