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风筝 飞向欧美拚传承

第什里的风筝,不但飞向全大陆,更已飞向欧美的天空。(记者李锌铜摄)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和古城保定毗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

调河头乡位于廊坊市安次区西南部,距市区20公里,是河北省风筝之乡、腊杆产业之乡,也是河北省生态之乡和林果之乡。调河头乡第什里,是著名的旅游文化休闲景区,许多外来观光客对于其地名感到好奇;原来相传在明朝洪武2年(1369年),赵刘家姓分别从现今的南京和镇江迁移至此,因距当时的东安县城10里,故称第什里。

近年来,第什里风筝、南马庄腊杆、石桥御绣和南庄果蔬,陆续形成特色产业。赵艳强是第什里风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巧手下,一根根粗直硬绷的竹棍,化为纤细柔软的风筝骨架,从扎制、绘画、裱糊到组装,变成创意特色风筝。

助十余万人就业

第什里举办3次大陆全国和国际风筝赛。远从法国、美国、南韩和马来西亚等全球风筝爱好者,在第什里将一个个创意放飞上天。以第什里为中心的风筝产业不断扩大,从调河头扩展到周边的天津和霸州等多个地区,已有5千多家加工户,帮助十余万人就业,1年生产的2千多万个风筝,不但飞向全大陆,更飞向欧美的天空。

图案取材神话

「传统的风筝分为硬翅、软翅、巨型和微型等10多种类型。」赵艳强表示,上百个不同的品种和数不清的图案变化,广泛取材于神话故事和古典人物,在艺术和历史的演进中,廊坊风筝更加入人物和鸟鱼虫,造型各异,色彩艳丽,还充满丰富的文化内涵。

刘平是第什里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除了教授自己4个孩子风筝技艺,也有10多名学徒,并培训风筝制作技艺及骨架绘画技工共100多人。在他们心中,看着更多廊坊的传统风筝飞上天,是梦想的实现,更要全力让这项古老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