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苦等家!收容所真实现况曝光 志工「暖举」给牠最后归属

记者蔡文铃综合报导

2017年零扑杀政策上路之后,各地收容所面临爆满情况浪浪生活空间被挤压,若生病的话也很容易互相传染板桥志工队长玉萍在《有点毛毛的》Podcast透露,零扑杀后收容所确实变得很拥挤,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浪浪成为适合收养的宠物

玉萍表示,执行零扑杀后,收容所内狗狗数量变多,经常发生打架、咬伤,甚至如果有狗狗生病的话,也会感染左右邻居,因此,收容所也加盖独立犬舍小房间,可以隔离一些有状况的狗狗,或是不亲人的狗狗也会先独立隔离。

▲志工与中和动物之家的浪浪互动。(图/记者吴美依摄,下同)

收容所除了安置浪浪之外,也会开放让志工来照顾狗狗,玉萍表示,她从民国92年开始在中和的收容所当志工,至今将近20年,而一开始新进志工先从亲人的狗狗开始照顾,每只狗狗都有一个小时时间陪伴,要喂吃东西、梳毛擦眼屎检查全身、做纪录、捡大便、散步等等,每只狗狗都照顾玩,至少都要耗上一天的时间。

玉萍表示,志工们跟浪浪们相处是很有助于被认养的,尤其是「触摸」狗狗,让牠们习惯被触摸,之后被认养后主人也会很好带,而且狗狗在收容所里已经被训练好习惯被摸、上牵绳,牠们都非常的亲人,很好照顾。

为提升浪浪的认养率,玉萍说,针对会咬人会凶人的狗狗,都会特别训练矫正牠们的行为,动保处也会请老师来帮忙上课,也有很多老师是愿意帮收容所的狗狗,让志工在陪伴狗狗可以更加地融洽。

玉萍提到,平时跟这些浪浪相处久了都非常有感情,有些志工也会忍不住想把浪浪带回家收养,但她都会提醒对方要量力而为,因为志工最重要使命就是帮浪浪遇到更多幸福的家。

不过,不是每只浪浪都能找到一个家,玉萍说,板桥收容所有一只待很久的浪浪,到最后都没有找到一个归宿,而在牠要离开时,收容所帮牠填了一张认养单送出去,最后把牠的遗体带去三峡的宠物花园埋葬,让牠在生命的尽头有一个归属,最终有个专属的位置。

► 搜寻订阅Podcast★有点毛毛的 《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KKBOX》《Google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