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24年 安寧緩和簽署破今年百萬人次 60到69歲簽最多
器捐中心今天举办路跑活动,北荣安宁病房辅助治疗犬Oba(左一)也到场,吸引大小朋友目光。记者陈雨鑫/摄影
「救」与「不救」的难题,别再丢在家人身上。安宁缓和条例于民国89年通过后,今年已迈入24年,据卫福部统计,签署人次于今年9月底正式进入100万人次大关。以今年签署的6万5151人次分析,签署安宁缓和最大宗的年龄落在60岁到69岁间。卫福部医事司长刘越萍表示,随高龄化社会来临,近年发现50岁的族群签署率逐渐升高,面对生死已不像过去是难以启齿的议题。
器捐中心今举办路跑活动,医界近20年积极推动「安老善终」,卫福部陆续推动善终三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病人自主权利法。其中安宁缓和条例,今年累计破100万人次签署,器捐签署人次今年也累计超过63万人次,病主法推动6年预立医疗人次为8.7万多人。
刘越萍表示,疫情过后,签署安宁缓和、器捐、预立医疗的人数都有上升。根据统计,安宁缓和签署人次在2019年为9万5818人,疫情期间签署人次降到2022年签署为5万8224人次、2023年为5万3945人次,而今年累计至今天签署的人次为6万5151人次。
刘越萍表示,疫情期间的推广活动较少,且过去的活动通常都是在医院内推行,也让疫情的签署率较低,疫情后开始尝试与不同的团体推广善终概念,包含委托北艺大、台艺大等学生团体,拍摄相关影片,增加学生族群对于善终的概念。去年年中器捐中心推动的「声纹卡」,多是20到29岁族群录制。
歌手小球说,前几年自己碰到身边的朋友家人接受安宁疗护,看见这段历程,认为这是家人与患者之间「最后的温柔」,别把救与不救的议题交给他人,每一个人都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选择自己喜欢且有尊严的方式,走完最后一哩路。
为积极推广善终,民众可持今年起,可持「健保卡」直接在「预立医疗决定、安宁缓和医疗及器官捐赠意愿资讯系统」,线上预立器官捐赠及安宁缓和医疗意愿。
民国89年通过安宁缓和条例至今已24年,累计签署的人次今年破100万人次,以今年签署的年龄层分析,多为60岁到69岁族群签署安宁缓和医疗意愿。图/取自卫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