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上路1年「共1.1万人签」 医赞成果:以前安宁缓和1年不到4千
▲《病人自主权利法》今上路满一年,共有1万多人签署预立医疗决定。(图/记者洪巧蓝摄)
以病人为主体的《病人自主权利法》在2019年1月6日正式上路,今满一年。根据安宁照顾基金会统计,1年来共有1万1,317人签署「预立医疗决定」。医师也指出,过去在签署安宁缓和条例DNR,一年都没有4,000例,《病主法》一年今年1万多例,其实也代表民众对于生命识能的看法有超越性的进步。
过去「好死、善终」一直是许多人不敢面对的禁忌话题,有些家属甚至因此发生争执,导致家庭反目、医病纠纷,医院也常常上演「病人想善终,但家属要求救到底!」让医生陷入两难的剧情,不救担心变成医疗纠纷,救下去却违反病人的意愿。
因此,《病主法》推的「预立医疗决定」主要是让意愿人慎重思考当自己处于在5个特定临床条件,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永久植物人、极重度失智及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疾病,选择接受或拒绝「维持生命治疗」以及「人工营养及流体喂养」的意愿。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总院长黄胜坚说,《病主法》颠覆长久以来的医疗父权或以家属为主的医疗惯性,陆续很多人签署预立医疗的原因,大多都是不希望家人为自己的未来决定煎熬。
黄胜坚强调,《病主法》主张的是「人不要加工延长生命」,当生命自然走到结束,不要再用任何加工医疗维持生命征象,是自然死的法案,给病人有权力回归生命自然善终。而对于《病主法》上路一年可以达到1万多人签署,卫福部主秘郑舜平今也特别颁发颁发感谢状给20个县市的示范医院和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和辅导咨商团队的安宁照顾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