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副秘书长:去年运动业只有814人需要纾困 你信吗?

▲去年的纾困与振兴乱象,并未帮助到真正需要纾困的运动从业人员。(资料图/记者汤兴汉摄)

记者潘姿吟/综合报导

仿佛2020只是预演般,今年全台疫情大爆发,防疫三级警戒,全台湾各级学校停课、室内外运动场域全部关闭、运动赛事全面停摆,面对这一波的冲击,运动产业业者无不绷紧神经,谨慎面对。对此状况,足协副秘书长焦佳弘发文指出,这一次要面对的困境,可能不会只是一个月或两个月就能解决。

焦佳弘提到,运动产业的从业人员中,不乏运动教学俱乐部、学校运动社团教练、赛事活动人员,然而,全台这些个体户的从业人员中有多少?从教育部体育署的相关公开资讯中,不得而知。

但在教育部体育署去年底所发布的「运动产业纾困振兴方案持续给力 拚经济挺运动」新闻稿中显示,截至1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核定运动事业1,865件,金额共约3亿6,116万元;核定从业人员814件,核定金额共约3,937万元。

为此,焦佳弘在文中质疑,「去年的运动产业防疫冲击中,只有814个需要纾困的从业人员,你信?」「814这样的数字,是怎么得到的?」而且,一群可能没有劳健保、没有实质合约、纯粹领现金,甚至不清楚聘雇单位有没有营业登记的从业人员,成了三不管地带灰色经济,他们会知道政府有纾困政策吗?或是许多连法人登记都不存在的运动团队,是不是在寻求协助的第一步,就在各式书类文件资格中被排除呢?

回顾2020年的3~9月,他指出,真正付诸于行动寻求纾困协助的教练、运动员、团队等大约有10多组,但真正走到最后一个步骤的,只有一组。原因是,申请流程中必备的单据需求、劳健保纪录税籍登记等繁琐的行政作业拦阻去路,很多人最后只好选择放弃申请。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路走来都是靠自己,没有政府的纾困也就是维持现状,好像也不会更糟

焦佳弘说道,上述的故事正是长期以来,为什么「部分」台湾运动产业人员对于政府充满了不信任的原因。

最后,大家看到在去年的运动产业纾困与振兴的结果,几乎集中在运彩投注站、大型健身房、运动大卖场,与相对较不受疫情冲击的运动零售业;而实际最需要被纾困的运动产业从业人员呢?

在这次疫情的警戒风暴中,焦佳弘呼吁政府主管机关,对于运动产业振兴或纾困,不妨走到第一线,把运动产业这件事情当成自己的业务,如:文化部纾困方案,特别关注个人艺术工作者有不易拿到补助、空窗期长等问题,提供真正适切的协助,而不只是机械式的「经济部的标准」、「缴税与劳健保纪录」,以避免真正需要的人,第一步就在各式书类文件与资格中被排除。

看不见不等不存在,焦佳弘强调,辅导运动产业中的灰色经济能够被纳管,不该因为「非主管机关」这种理由,被推成是其他部会的事。他表示,错误政策比不花钱还可怕,无论未来有没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政策,只期待若针对「运动产业纾困」,政府可以用心去理解、真正需要协助的对象存在于这块岛屿的何处?而不是只是让委外单位消化预算,与冲高各种KPI而已。

如果去年的考验是政府与运动产业面对疫情的模拟考,今年政府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考卷吗?足协副秘书长焦佳弘发文指出,这次的确有要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了。

▲这次疫情对运动产业造成冲击,可能不会只是一个月或两个月就能解决。(资料图/记者谢孟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