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奥数之害猛于黄赌毒

我没有想到,几天前一篇声讨奥数博文,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其实,我不是小学家长,并不很了解情况。博文发布后,许多家长与我联系,才知道情况要更严重。

资深家长告诉我,“希望杯”不是真正的奥数,是所有数学竞赛中最容易、中学基本不认的,是给那些“没有希望”的学生准备的。怪不得有些已经大学毕业的网友答出了题目,还说有什么难啊,学数学怎么不好。

有些人不解我的愤怒,你为什么那么极端,怎么就比黄睹毒更厉害啊?原因很简单,因为黄睹毒之类受害者少,影响的是极少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而“奥数班”、培优班之类,大面积覆盖学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绑架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贻误、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当然情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

众所周知,今天的“奥数”早已不是什么业余爱好、兴趣培养,而是围绕“小升初”进行的高度商业化的择校竞争。我周围有许多家长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有许多没有寒暑假、双休日,奔波劳累、辗转于各种培训班孩子。早晨,他们闭着眼睛由家长帮助起床穿衣,在车上接着睡,在路上吃几口早点,一直学习到夜晚。为了获得进入重点中学的机会,他们一人要报好几个重点学校的“奥数班”,俗称“占坑班”——名符其实的令人恶心,臭不可闻!

已经21世纪了,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已经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了,而且是“首都教育”,我们应该接受吗这样的现实吗?或者说,我们要容忍到何时?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还不能愤怒一下?

改变这种乱相的治本之策,并不复杂并且早已明确,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依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一些落实这一方针的城市,已经大面积地取消了择校,如沈阳、盘锦、铜陵等地,并非天方夜谭。早在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各地大张旗鼓地整治过这一畸形现象北京市紧急叫停了“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浙江省停办小学“奥数”竞赛活动。长春市取消小学所有竞赛,宣布竞赛和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湖南省紧急叫停中小学校违规抢生源。上海禁止名校举办小升初“衔接班”,规定不许组织小学生参加有选拔性的竞赛和培训班,山西省教育厅向学校发出13条禁令……问题是今天的情况究竟如何?许多数学竞赛改头换面,装扮得更加隐蔽和美丽动人了,例如“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已经举行了七届全国大赛!还不断有新秀出场,如EMC(英文数学竞赛)、AMC(美国数学竞赛)等等。

在2006年5月在成都召开的现场会上,教育部还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做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大中城市基本消灭薄弱校,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大大减少……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解决。”现在3年已经过去,5年有希望解决吗?谁应对此负责?

杨东平语录

奥数之害猛于黄赌毒

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谋取暴利!

有些人不解我的愤怒,你为什么那么极端,怎么就比黄赌毒更厉害啊?原因很简单,因为黄赌毒之类受害者少,影响的是极少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而奥数班、培优班之类,大面积覆盖学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绑架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贻误、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当然情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 摘自杨东平博客

“奥数教育对少年儿童的伤害远远大于黄赌毒甚至网瘾。”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博客上对奥数的炮轰,掀起了媒体对奥数的重新关注。

在80后张旭的回忆中,奥数是一个毒瘤。因为它,她的“自卑史”拉开了序幕。如今,她的小外甥壮壮,又在重复着同样的痛苦。因为它,他眼神里充满着恐惧和胆怯。

张旭感叹,她上小学的90年代初,奥数还不过是数学尖子生的高考加分特权,没想到,现在的奥数已经成了“小升初”的重要筹码。

为什么扼杀天性的教育方式会被复制这么多年?甚至流传更广?

战役

“现在上学,上哪所学校,是孩子一出生就要投入的一场战斗。”

5月25日,在北京海淀学院路这个普通居民院里,晚上7点是最热闹的时光,孩子们在停满汽车和自行车的院子里追跑打闹,家长们则难得有空坐在院门口聊天——最近谈话的主题是“小升初”,在这个小区周围盘踞着四五所小学和七八所重点中学,很多居民都是为了孩子上学才搬到学院路,“求学”永远是小区的热门话题——这点从小区门口贴满的“奥数培训班”、“小学英语一对一辅导”的小广告中可见一斑。

在院门口里聊天的家长里已经没有六年级孩子的家长,一个母亲告诉记者:“现在六年级孩子的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择校,谁还有工夫来这里闲聊。”

找到张静时,她正招呼儿子壮壮别玩得太累,明天还有游泳班。张静是知青子女,20多岁才跟着爸妈从东北来北京,老公是在东北的同学,结这门亲事时,她的父母很反对。当时就提醒她,未来有了小孩子上学会很麻烦。“我当时真没想过结婚跟孩子上学有多大关系,我们没钱,刚来北京时在中关村做电脑生意,后来在上庄买了一套房,等孩子要上小学了,才发现周围根本没好小学,只好托关系把户口转到了父母家,他们在学院路,附近好学校多。”张静摇摇头告诉记者,现在夫妻两个处于“两地分居”状态,张静带着孩子挤在父母家的一间小房子里,丈夫每天下班后回上庄的家,周末才能相聚,“现在上学,上哪所学校,是孩子一出生就要投入的一场战斗。”

张静是这个居民院里最普通的一个母亲,但正因为普通,才代表了那些在孩子求学路上千千万万心力憔悴的父母。壮壮三年级了,每周要上6个特长班男孩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周一是作文班,周二是科学,周三是奥数,周五是英语,周六周日是围棋和游泳。问他累不累,小孩子颇成熟地说:“那有什么办法啊,习惯了。”在这个院子里,孩子们差不多都从三年级开始报各类特长班,壮壮歪着头告诉记者,邻居蒙蒙上了8个班,多上了钢琴和萨克斯。

“没办法,小升初的战役要从三年级就打响。小升初不统考,很多家长为孩子能进好中学,发疯地带孩子去考证报班。”张静告诉记者,“你不报班,别的孩子都报班,等于你的孩子少学了。”

壮壮的班里有50多个学生,100%的孩子都报了特长班,只报两三个特长班的学生是少数,像壮壮一样报4至6个特长班是普遍。

奥数班

三年级的壮壮说,“如果可以,我最不想上奥数班。”

在所有的特长班里,“奥数”(奥林匹克数学)“华数”(华罗庚数学)是所有家长的烦恼。自从北京市取消了小学统一考试后,择优录取就是各个初中自主招生,考数学、语文、英语。数学的很多内容涉及到奥数和华数。“奥数和华数是两个数学体系,华数一直是人大附中在搞,奥数是每个学校都在办班,但两个数学体系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选拔人才’。择优考试都会在数学部分出一些奥数题目。”海淀某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徐老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教过小学生奥数。

“奥数太难了,唉。”张静叹了口气,“我看了看,好多题目,我根本不会。可是不报怎么办?以后升学考试要考。”

三年级的壮壮说,“如果可以,我最不想上奥数班。”他本来一直在学校参加合唱队,后来老师找他谈了一次,说大家都上奥数,你为什么不上?于是,对数学没什么兴趣的壮壮现在不得不坐在奥数班的教室里。当记者问起他对奥数的感觉时,这个男孩很认真地说:“现在对我来说,这个(奥数)是最难的。”妈妈张静告诉记者,奥数在小学的火爆近乎疯狂,老师要求上,家长疯狂报,谁的孩子不上就肯定考不上好的中学。海淀某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徐老师也佐证了家长的观点,她觉得,如果一个小学生没上过奥数,100%是不可能考上好的初中,因为很多学校都认为,数学好的孩子更有发展潜质,所以,奥数目前近乎是小升初的潜规则。“现在小学学不到什么,都快乐教育了,课本很简单。可中学是要择优录取尖子生的。我们教研组的数学老师都被派去出‘择优考试’的数学题,那题目简直是太难了。“徐老师说。

太难了

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8岁的壮壮到底能否理解奥数?他不知道,他告诉记者,反正跟数学课老师讲的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壮壮说不清楚,他支支吾吾,抓着脑袋回忆课上内容。“好像就是讲了很多百位乘除。”

张静说,奥数题很抽象,连她有时候也搞不懂到底是为什么。她觉得上奥数对家长是一种摧残,因为孩子上课不会的题目,回家就得家长负责搞懂。壮壮的姥爷原来是中学数学老师,经常要研究好几个小时外孙的奥数题,他觉得太难了,有些是高中知识,他做出来,也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讲清楚。网上现在热传很多“小学奥数题难倒数学博士”的帖子,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的确是现实。

前不久国际数学大奖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面对一道中国小学奥数题,这位鼎鼎有名的数学家也没能一下子解出答案。

20多年前教育部讨论在中小学生中设立奥数培训班时,只想针对极少数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让他们参加国际大赛。没有想到慢慢演变成作为招取生源的“门槛”。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也就是说,现在上奥数班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根本理解不了奥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