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纾困4.0 资源留给需要的人

中时社论

新冠肺炎《纾困特别条例》6月底将到期,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修正案,拟将期限延长1年,且特别预算再加码2100亿元,总数达6300亿元,新增预算主要用于补助受疫情冲击业者,称之为「纾困4.0」,民进党立院党团主张迳付二读,拟月底加开院会三读通过

企业愈小愈受纾困歧视

因疫情恶化而加码纾困,有其必要。但国家资源有限,《公共债务法》限定的政府负债上限逐步逼近,即使必须加码,亦必须妥善规画,让每一分国家资源都用在刀口上,才对得起纳税国人。俗语说:「呷紧弄破碗」,为赶纾困时程而仓促规画的方案,极可能在遵循往例、未检讨纾困模式下,忘了借机矫正过往纾困所显现的问题,因抓错重点而虚耗资源。

依媒体报导,行政院本次纾困,因制造业出口屡创新高,不准备予以补助;纾困重心转向这波受冲击严重的健身中心、K书中心、网咖、电影院小摊商、基层弱势渔民等,餐厅也在考虑之中,目前尚未定案。由于疫情防治经费和补助费用之间会相互影响,所以还要观察疫情变化再做最后决定。

行政院的施政重心转向服务业是正确的,因疫情加重提高管制、阻绝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受影响最大者必然是服务业。然而,各种行业都有其主管机关,以行业选择来决定纾困补助的对象,是有其行政作业上的方便。但是,当受补助者必须透过申请,特别是要满足某些条件时,申请者本身的作业能力是否足够,经常就成为能否获得补助的关键。这意味着,一家中大型企业比起一家微小企业,会有较大的机会获得补助;小企业往往没有完整的财务纪录,因此干脆直接放弃,但却会以「减少工时薪资」或直接要求员工放「无薪假」应对冲击,却不向主管机关申报,所以也难反映在统计数字,也让政府的统计低估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现象。行政院最新公布、截至今年4月底的的纾困统计中,就「薪资及营运资金补贴」上,经济部对「商业服务业」受理了7.15万件,核准了6万件申请案,总额178亿元,受惠员工37.8万人次;而对「制造业」则受理了3.48万件,核准3.2万件,总额却高达397.7亿元,受惠员工90.5万人。从这些数据,我们就看出了几个问题:首先,制造业的核准率为92%,商业服务业只有84%,明显低于制造业。

家庭比企业更需要帮助

其次,即使采狭义的定义,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运输仓储组成的「商业服务业」,去年底就业人数为321.5万人,还高于制造业的303.3万人,但对受创较严重的商业服务业补助,竟然不到对制造业的一半;而且商业服务业只有近12%的就业者获得纾困,远低于制造业的30%。想想,受创严重且普遍的商业服务业,每10个人才有1人获得纾困,这是哪门子纾困?行政院在亮出洋洋洒洒的「纾困绩效」时,难道对受创最深的产业受到的这种「纾困歧视」,完全没有感觉,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惠及苍生泽被天下?

这次疫情剧烈恶化,在3级或「强化3级」防疫的规范下,要求民众尽量在家不要出门,也不准餐饮店内用,只能外带,严重冲击到和民众基本生活相关的食衣住行若真要对所有受创产业纾困到位,特别预算都难以负荷,所以应着重于生意受到严重影响,连起码的生活都发生问题的就业者。这些人是谁呢?是小工厂、微型企业的负责人与雇工、传统市场、夜市小摊贩,还有个人计程车驾驶,及众多类似按摩、命相等靠现金收入的人,其中包括万华茶室的小姐或欧巴桑,因为她们失去现金收入就会衣食无着。

这些人收入不高,补贴他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看税务资料,例如家庭年报税所得在新台币50万元以下的,就以「基本工资」来保障其最低的生活需要,也就是补贴每户每月2.38万元,先连发3个月,不须申请直接入帐。

疫情肆虐下人人受害,国家资源有限,好的企业自然能找到出路,「僵尸企业」就让其自生自灭,有限资源要用来帮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家庭或个人,以免治安恶化而危及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