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需要一个与民进党不同的政党

中时社论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9月25日投票,这次改选出的党主席将带领全党与所有支持者共同迎接今年底的四大公投、2022地方大选、2024总统暨国会大选等重大挑战,政治攻略非常重要,责任备极艰巨;但并不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最大反对党的这次党魁选举,呈现的却是一种外弛内张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支持者,乃至广大社会应有的关注。何以致之?民众看在眼里自有感受,其深层的原因,国民党菁英必须面对。

如何赢得2024执政权

外弛内张原本的意思是,表面上看似轻松、和缓,实际上却是紧张、急迫。国民党主席选举外弛为真,内张却是虚;由于社会不重视这场选举,无法形成外部压力督促改革,内部的较劲只是茶壶里的小沸腾,连风暴都还谈不上。这种封闭系统里的自我厮杀,只能满足特定结构下的党员自嗨,无法得到更多社会大众的认同与感动。

民进党执政败德失能,民怨四起,今年底四大公投及明年九合一地方大选,国民党应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2024年的总统大选,很可能还是照着2020选举模式先盛后衰,最后一切白搭。道理很简单,地方选举可以靠执政党执政失败翻盘胜选,中央大位却必须提出明确的主张、博得民众的信赖,才能够当选。国民党要先能知己知彼。

两岸的政策路线,是影响台湾生存发展、超越不同世代、重中之重的头号议题,无论是选战中的攻击或防守,乃至执政后的进退拿捏都无法回避。台湾民主化已20余年,历经各种改革变化、比较融合,在政经社文等层面的治理逻辑,政党间其实歧见不大,最大的不同在两岸政策路线,这也是国、民两党最大的差异。

当前两岸关系失败,官方断绝对话互不往来,民间相互仇视误解,观光客中断,庶民生活遭到重创,兵凶战危更使台湾成为全球潜在最危险的地区,这主要都是民进党一味的抗中反中、过度亲美的政策所造成,这正是国民党主席候选人应该对外强力说明,并宣示未来如何明确改革的重要方向。但两位较有机会当选的候选人,只强调「我更有能力带领国民党干掉民进党」的宣示,缺少了对台湾未来大局与整体愿景更宏大、更深远的擘画。

两岸论述与治理能力分高下

两党在内政上,一比政策诉求,二比实际表现,三比人才魅力。这其中,民进党因执政固然享尽优势,却也揹上包袱,用人唯亲、特权横行、双标霸道等所作所为,民众早就领教多矣,毋庸多言。而国民党虽然中央在野,但在地方执政上却有不少表现出色的首长。在人才魅力方面,这固然是民进党的传统强项,但在执政暴露缺点与「蔡苏体制」的压抑下,也很难再说领先国民党多少。因此,两党还是要回到两岸路线的论述与治理能力上,真正分个高下。

历经2020年大选的惨败,加上在美中战略性对抗与民进党反中操作的冲击下,国民党似乎染上「恐共」与「惧红」的病毒,只要提到两岸议题,不自觉就退缩保守,能躲就闪,更别说能理性思辨、据理力争了。

但国民党和自己的历史切割得掉吗?台湾不需要一个与民进党不同路线,主张两岸和平的政党吗?两大政党一致主张两岸分离,对台湾安全有好处吗?

国民党曾是两岸破冰的主导方,解除戒严、终止动员戡乱后,先在1991年制定《国统纲领》,随即在1992年和大陆达成两岸关系谅解性的共识,后冠上「九二共识」之称,1993年顺利举行辜汪会谈,搭起官方交流平台,为两岸交流开创新页。在92年的共识基础上,才有扁政府的小三通与马政府的大三通及ECFA,使台湾经济能够持续繁荣,这是国民党一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时移势转,主客观环境不可同日而语,但民进党过去4年软台独的策略操作,加上美中走上修昔底德陷阱,美国积极操作台湾加入印太战略遏制中国成长,台海战争风险已成为不可逃避的事实。为两岸人民好,台湾不能只有一种「反中唯独」的政党,应该有另一个政党来推动两岸理性对话,让台湾的未来有多元的选择。这个愿景,是国民党主席应该承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