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民心惧战 政党轮替的契机
中国时报社论
南投县立法委员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的蔡培慧险胜国民党的林明溱,算是在去年地方公职选举、嘉义市长选举、台北市立法委员补选连战皆败之后,挽回了一点颓势。尽管各界关注这次两党的动员情况,基本上这个结果不影响总统大选的局面。这场选举过后,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进入热身赛,一场关系台湾未来命运的大选于焉展开。
台湾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一个是民主与专权的走向。下次大选将决定台湾究竟将走向战争的深渊抑或保持和平局面,自由民主究竟将维持现状还是趋于崩颓。这取决于选民如何判断当前台湾的内外情势及主要政党与候选人的良窳,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主要政党与候选人如何因应时局与选局。
台湾的时局充满凶险的潜在因子,由于执政当局昧于历史的宏观格局与两岸的微观态势,误以为紧紧靠拢外国强权,将台湾问题推向国际化,有了外力奥援之后就可安枕无忧,就可实现台湾独立的迷梦,于是在反中、抗中、亲美与趋独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无奈事与愿违,在中美战略对抗加剧之下,美国以台制华的行动愈益激烈,促使中国大陆采取反制美国的图谋,加大力度促进统一。
和平保台 无法消解疑虑
民进党过去一直将「抗中保台」当作两岸关系的主要诉求,不断撩拨民众的反中情绪,一方面凸显自己英勇抗敌与坚决保台的强者假象,另一方面塑造竞争对手不抗敌、不爱台的软弱形象。由于这样的诉求投合许多民众以为倚靠外力得以自保偏安的心态,所以近年来蛊惑民心屡屡得逞,但也因此将两岸关系导向和战边缘的险境中。然而,去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高调访台之后,中共解放军展开对台大规模演习,导弹越过台湾上空,机舰逼近台湾领域,造成海峡中线泯除的新现实与共军随时在周边演习的新动态,致使许多台湾民众感觉战争的危机逼近了,开始怀疑民进党激进的「抗中保台」政策不但保不了台湾,更将激化两岸关系,致使台湾更加危险。
由于民众的普遍觉醒,去年地方公职选举中民进党「抗中保台」的宣传已经失灵,多数民众再也无法认同民进党为求己利而将台湾推向险境的做法,而偏向于台湾应该以避战谋和为上策,积极与对岸交流对话,寻求和平共生之道。民进党最有希望代表参选总统的赖清德感受到民意的新趋向,所以主张将「抗中保台」改为「和平保台」,并认同蔡英文总统的「四个坚持」说法,希望化解民众对其台独路线的疑虑。然而,赖清德虽然欲以批评「疑美论」博取美国欢心,但美国政要却心存「疑赖论」,大陆方面对于赖清德的「务实台独」论调更是十分忌惮,强烈拒斥。这是赖清德迈向总统大位的严峻挑战,他如果不能提出理据充分、主张明确、表里如一的两岸政策,将不足以取信于民众与对岸,也就无法赢得各方信赖,则很难圆其总统梦。
台湾的另一个燃眉之急是,民进党全面霸权已久,愈益对自由与民主构成威胁,假借理由采取的霸凌举措日益明显,尤其是对新闻与言论自由的实在与潜在危害更是明显。先前以媒体自律不足之由悍然关闭中天新闻台,又常以维护社会法令干扰人民的通讯与言论自由,并迭将异议者扣上「在地协力者」帽子。最新的一个图谋是国防部上月底公告《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修正草案,未来因应战争,将针对新闻界及网路平台实施调查、统计、编组及规画,并对新闻从业人员实施必要管制。这个修法草案引起各方对民进党箝制新闻自由不良素行的强烈惶恐。
翻转命运 在野党须合作
由于民进党诸多施政作为不当,招致民众对其继续执政的不安心理,这给国民党重回执政带来一线曙光,尽管南投立委补选失利,但不影响整个大选民心思变的格局,现在更应把握契机,及早展开推举总统候选人的进程,让最有胜算的候选人平顺上垒,并且劝退其他可能妨碍胜选的潜在参选者。为了捍卫台海和平与台湾自由民主,在野各方必须同心协力,共同翻转台湾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