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晶黄崇仁巧布局 5位台湾人打造陆第4大晶圆厂
根据《财讯》报导,力晶持股2成的晶合集成,过去3年营收增加近7倍,规模直逼中国第3大本土晶圆厂华润微;随着晶合集成挂牌上市,力晶的两岸布局是否又到了新的转折点?(图/财讯提供)
5月5日,力晶科技旗下的晶合集成的A股股票,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正式上市。挂牌仪式上,安徽省合肥市重要官员几乎全员出动,官网上也大大地写着「中国芯,合肥造」。
投资晶合集成 科创板挂牌
但外界可能不知道,力晶科技是晶合集成的第2大股东。根据晶合集成最新公告,晶合集成第1大股东是合肥建设,持股23%,力晶则持有2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晶合集成的发展基本上就是由合肥政府主导,但从总经理蔡辉嘉在内5名关键技术人员,全部都来自台湾。
而《财讯》报导指出,根据集中保管结算所的资料,截至今年5月19日,力晶的股东人数仍有26万人;力晶仍是公开发行公司,不过几年前,力晶转型为投资公司后,董事长黄崇仁先是将在台湾持有的晶圆厂,以力积电名义在台上市;而另一个计划,就是要推动在中国投资多年的晶合集成,在中国科创板挂牌上市。
晶合集成挂牌后,股价从第1天收盘价19.87元人民币,缓步上涨至21.94元人民币,5月19日时,市值已达440亿人民币(约合新台币1950亿元),远高于力积电1230亿元新台币的市值。
《财讯》也发现,当年会成立晶合集成,是中国安徽省政府为了实施「芯屏汽合」政策,在大力投资面板后进军显示面板驱动IC,委托力晶经营建立的公司。2015年,合肥市政府和力晶签定《框架合作协议》、《投资参股协议》及《委托经营管理合约》,由力晶移转技术,在力晶加持下,晶合集成花了6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变成一家赚钱的公司。
晶合集成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面板驱动IC,主要制程包括150奈米、110奈米和90奈米,并正在进行55奈米制程12吋晶圆的风险试产,接着将开发40奈米制程,这些技术平台,不只和中芯有相当的技术差距,和台湾力积电也有差距。
但由于面板驱动IC的成本结构和成熟制程相当契合,加上2021年半导体大缺货潮,因此晶合集成获利大幅改善,联咏、奕力、奇景这些显示驱动IC设计公司,都是晶合集成的大客户。但以营收规模计算,2021年时,晶合集成只是中国第4大晶圆厂,仍落后于中芯、华虹、华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