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不是病人 无需恐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 。(新华社/资料照)
大陆《人民日报》健康用户端9日报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受访指出,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
李兰娟表示,大陆各地防疫政策逐步优化,现在做出调整,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从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来说,传染病流行起始阶段致病率往往很强,大家对病毒也易感,也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的发生,新冠疫情初期,严格筛查,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名患者,使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从原始毒株到Delta病毒,再到现在的Omicron变异株,致病率越来越低,这也是符合传染病变化规律的。最近出台《二十条》、提出《新十条》,充分体现了中国高水准的精准科学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李兰娟称,根据国际和大陆国内监测数据证实,与原始株和Delta等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传播性仍较强,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Delta等变异株明显减弱,传播性仍较强。Omicron变异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导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之前各种变异株,毒力与致病力显著下降。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数据,Omicron变异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为0.45‰,远低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流行Delta变异株3.6‰的病死率。
李兰娟指出,未来中国疫情防控,无症状感染者不必作为防治重点,应当主要将防治重心转向「防重症、降死亡」。同时,要加强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要继续普及新冠疫苗接种,加强对老年人群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重点人群的保护,保障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李兰娟强调,新冠病毒在未来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会继续发生变异。像流感病毒一样,新冠病毒变异常常会引起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当前使用的药物和疫苗的效果。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病毒变异与致病力的关系,以及时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变异病毒。当前,中国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多个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上市,加上各级医疗资源上的投入和充分应对准备,民众不必对将来病毒继续变异而担忧。
李兰娟表示,现在全球流行的Omicron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6月27日大陆国务院发布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等途径发现。
同时,该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李兰娟建议,民众要做好日常防护,首先,要了解现在的病毒即使感染也基本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不要恐慌。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合理运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感染者如果没有症状就无需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可以对症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到发热门诊诊治。接种新冠疫苗仍是预防重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物件,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