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的“另一种样子”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很多人相信理论研究“有另一种样子”。

一本通俗读物、一张思维导图、一堂线上慕课……当一个课题完成后,传统的论文结题报告,早已不是体现理论研究成果的唯一途径。一个月前,中心参与的“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0”慕课正式上线。近年来,由中心创办的“强军论坛”,已成为继北京香山论坛之后的又一高端“品牌”论坛。

“很多人以为研究理论就是翻翻书,写写论文,独自在一间书屋里埋头苦干,其实时代早就变了。理论研究要焕发生命力,要服务于现实。而我们做的,就是让理论之树常青,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心研究员杏林说。

熊杏林是《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系列丛书的主要编撰者,临近年尾,向全军官兵征集感兴趣的时事热点的公告已经发出,新一年的《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1》编撰工程启动,熊杏林和同事们的工作是要将“干巴巴的理论研究成果变成官兵感兴趣、可读性强的热点话题解读”。

官兵们想学什么,喜欢看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再用相应的方式呈现出来。”主持了4年编撰工作,熊杏林笑称自己是“研究室里的新闻工作者”。她跟踪每年的“大事”和热点,课题研究的内容永远是“新鲜事”。在今年7月发行的《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0》里,熊杏林和同事们将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战、海外维和等热门话题纳入其中,全书所选的事例,一多半都是本年度内发生的新闻事件。

在熊杏林看来,理论研究“要新,要快”,“时代在发展,做科研跟不上时代,做不出‘硬核’的成果,肯定是不行的。”

2017年,改革强军大潮中,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最初的党委议研会上,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沈志华便提出,“科研岗位就是战位,只有推出强军硬核成果,才能当好党的理论战士”。

3年来,中心先后完成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工程”“习近平强军思想系列研究”“新时代强军研究丛书”“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慕课”等60多项成果。今年8月1日,中心组织编著的“新时代强军研究丛书”系列又一成果通过结题评审。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单位的评审专家认为,该书“对于系统阐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填补这方面院校教育教材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员陈东恒始终战斗在“科研战位”上。从事理论研究10余年,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他每年都要到不少基层单位调研,还曾和驻守海岛的官兵挤在一张床铺上睡觉。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陈东恒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收集归纳防疫抗疫的相关资料,为战疫提供了多项建设性建议。

那段时间,陈东恒每看到一条疫情资讯,就会保存下来。由新冠肺炎疫情他想到生物安全问题,于是很快撰写出一篇题为《生物安全防控,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的文章发表。有专家看到后特意打来电话说,“这篇文章反应很快,很及时,在当下的环境里非常有借鉴意义”。

“这不就是我们做研究的意义吗?服务于当下,让理论从实践中来,又通过实践去落地生根。”平时,每当“办公室坐累了”,陈东恒就和战友们相互鼓励。他们常说要做“理论研究中的领跑者、战斗机”,“要跑在时间前头,绝不能掉到任务后头”。

看着如今“生机勃勃”的研究中心,从事了37年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员张树德感慨万千。他记得,早年初到军事科学院工作,那时没有手机和电脑,做研究全靠自己读书、调研、思考,手写成稿。那时,做理论研究意味着“清贫”“枯燥”,他的导师、军事理论家鲍世修先生叮嘱他,“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思想源泉,必须要持之以恒深入研究”。

在张树德看来,尽管时代发展了,曾经的“手动摘抄”换成了“电脑打字”,但在中心研究员身上,“认真治学,一切为了建军打仗”的使命感始终没变。

1996年,张树德为了撰写《国外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一书,花费两年时间,广泛查阅资料,又采访了数十人积累一手资料,终于成书。如今,80后研究员李明参与了《毛泽东军事文稿》重大课题,一边搜集史料,一边对照新形势下的战争发展,已整理发表了多篇文章。

中心主任周俊杰认为,中心的官兵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为打赢谋胜策’的使命感。”“理论研究很辛苦,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没有使命感和足够的热情,肯定坚持不下来。”

“有时候,发表的文章只有短短几百字、上千字,背后是几十万字的理论材料在支撑。看似最新、最快的研究成果,其实每一个字都有出处,都是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李明说。

在中心,几乎每个人的电脑里,都存着海量的理论资料。大家都有一个习惯,看到最新的专业相关材料便会“顺手保存”,隔一段时间进行系统梳理归纳。

从事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研究,李明常年和史料“打交道”。有时,为了确认一个词句的用法,他会翻好几本书去求证。有些书籍中记载的地名各不相同,无法分辨,他便坐车去当地实地考察核对。

“治学必须严谨。”熊杏林非常推崇这种治学作风,她记得,在编撰《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0》一书时,为了一篇3000多字的稿子,编辑组收集了10多万字的资料,反复修改了21稿。

最终呈现出来的成果,去掉了“枯燥感”,增添了“趣味性”。谈到海外关系时,《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0》中引入了电影《红海行动》的剧情,并配上“超燃”的海报图。谈到和平积弊问题,文章以“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的“灰犀牛”为例,称这种“危险生物”平时看起来体型笨重、反应迟缓,甚至还“萌萌哒”,“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

“做最严谨的研究,讲最通俗的白话。事实上,理论传播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兵言兵语’也是向基层官兵学的。”熊杏林介绍,每年年初的几个月,中心都会向全军官兵征集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并派人到一线部队走访调研、授课。随着理论学习方式越来越灵活,官兵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有时,官兵们在网上留言提问,担心中心看不到,还会专门打热线电话来提醒。”

这正是熊杏林和同事们希望看到的画面。为了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他们尝试了更多改变。“以前编书是字多图少,现在年轻官兵喜欢看图,我们就改成图多字少”,熊杏林笑着说,如今新闻照片电影海报、漫画,都会被收录到书中。担心官兵只看图片理解有偏差,编辑组又特意将以往图片下的“一句话配文”改成小段文字,“这样只看图说也能学到东西”。

2018年,中心召开了一次“诸葛亮会”,探讨如何让官兵主动学、愿意学理论。在会上,研究员彭洲飞创造性地提出,可以用国际流行的逻辑工具——思维导图进行传播。

很快,专项研发团队组建起来,只用了1个月时间便制作出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思维导图(2018),随后每年思维导图都会进行更新。大量文字被压缩成全景式逻辑结构图,后期调研时,不少官兵称赞如今可以“一图在手,学习不愁”。

除了纸质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中心还制作了H5、Vlog、MOOC等多种新媒体产品,向“网络阵地”进军。“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20”慕课开办后,不少专家和研究员走出研究室,走到镜头前,做了一回“名嘴”“网红”。

“理论研究成果出来以后不能束之高阁,研究人员要站到潮头,找到理论武装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手段新方法,让理论转化为战斗力。”张树德说。如今,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将”仍和年轻人一起,探索着理论传播的新方式。

“这个时代需要理论,也可以产生理论。作为研究人员,我们要守好这片阵地,建好这片阵地。”张树德坚定地说,“理论研究要永远鲜活,理论之树要常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2月2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