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廉恥」牌匾掛回校園 融入品德教育

「礼义廉耻」牌匾近年逐渐退出校园,家长团体发起挂回「礼义廉耻」标语,并强调「礼义廉耻」已与时俱进,进化到三点○版。图为北市建国中学校园的「礼义廉耻」牌匾。记者曾原信/摄影

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批新课纲删除顾炎武「廉耻」一文引发热议,这几年校园里「礼义廉耻」标语也愈来愈少;包括台中市长卢秀燕、云林县长张丽善、新竹县长杨文科等县市,都陆续把「礼义廉耻」挂回校园,高雄则有家长团体捐赠各校「礼义廉耻」牌匾,希望「由形入心」、潜移默化孩子的品德教育。

卢秀燕二○一九年响应中华民国全国家长协会发起的校园悬挂「礼义廉耻」牌匾活动,她说,社会快速变迁、人际关系愈趋复杂,品格教育就愈显重要,品格是漫长、艰巨且最重要的教育工程,要坚持推动下去。

中市教育局表示,台中的国中小学共五十二校响应悬挂「礼义廉耻」牌匾,市府也将品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总体课程计划」,积极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张丽善在二○二○年宣布要重新找回「礼义廉耻」,县府编预算打造一百九十三块「礼义廉耻」牌匾,挂在全县公私立国中小校园,并邀学者专家依一○八课纲精神编列品格教育教材。

张丽善说,随着蒋中正铜像退出校园,连「礼义廉耻」四字也被收进仓库;恢复「礼义廉耻」校训,是希望把云林的孩子教得有品德、懂得孝顺、明辨是非、知反省。

杨文科也在竹县一一九所国中小挂上「礼义廉耻」牌匾,他说,上任后才知道校园内已无「礼义廉耻」品格标语,他的成长年代都有礼义廉耻校训,对照现在的社会风气,小朋友成长时还是要有礼义廉耻的教育,对人格养成比较好。

高雄市家长协会四年前开始募款,发起为学校设立品格标语行动,捐赠「礼义廉耻」牌匾给超过六十所学校。

张丽善在全县各校挂上「礼义廉耻」牌匾,引来民进党立委苏治芬批评说,礼义廉耻是做人的道理,不是教育本质,应该身教重于言教,不是喊口号而已,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不是教条式的礼义廉耻;礼义廉耻曾是全国校训,一直都是蒋介石以党领政的思想教育工具,是威权教条箝制思想自由的成果。

同为民进党籍的台南市长黄伟哲说,品德教育是台南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他强调是言教、身教、境教,最重要的是内化,不论礼义廉耻、四字诀等,都是很好的品德标语,对于要悬挂何种标语和用何种方式推动,各校因地制宜。

家长团体自发推动校园礼义廉耻复兴,获热烈回响;但有老师不讳言说,若太高调推行,怕被冠上威权复辟。有校长说,取下的礼义廉耻牌匾不会再挂上去,毕竟现在绿营执政不想自找麻烦,以免被点名作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