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视界:周忠菲》见好就收才是民进党明智选择

自2016年1月以来,台湾选举造成的领导层变动,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延续,产生了不小的震荡。蔡英文执政后的大陆政策,与国民党时期形成巨大反差。民进党不仅打破惯例,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否认「一个中国」,还在官方与民间两个层次,对既有的两岸和平发展机制嗤之以鼻。在人事任命、与大陆有联系的机构停摆、打压与大陆关系密切的民间和政治团体,缩减军工教社会福利等方面,处处发起进攻。

究其原因在于当局认为,自2015年太阳花学运以来,民进党已逐渐掌握了台湾竞选政治的主战场。2016年执政后,又雷厉风行,将国民党势力收拾得节节败退。当前,国民党仅占有零星的县市和区块。对民进党来说,在台湾政治战场上能够收获的东西已经基本得到。要想实现长期执政,民进党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把目前这种优势转化,或者固化为稳定两岸的政治安排。恰恰在这一点上,民进党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由于「反中」的政治立场,导致其不能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首当其冲的后遗症,是民进党虽「贵为胜利者」,却不能掌控海峡局势的窘态,被「大白于天下」。

民进党选择在春节前将两岸对峙升级,天上飞的,地下想的,越来越南辕北辙。这究竟是福是祸,也许民进党自己来不及思索。但这一政策倾向,却揭示民进党未来的大陆政策,将进入「深水区」。在深水区中,最危险的水雷,是提升两岸之间的对抗程度。内容上,除了对台湾在两岸关系中的利益不予重视之外,还将重点渲染「武力护台」,加快推动台湾与美日印等,在军事上的互动和合作。

不过,这种政策产生的效应,也有可能导致民进党的对外战略和大陆政策,处于没完没了的陷阱之中。激化岛内政治进程中,反对力量的此起彼伏。这是基于:首先,台湾在两岸关系利益重组方面矛盾重重的状况,不可能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相反,民进党内盘根错节的各种算计,将进一步恶化。在野的反对力量,越来越不听约束。关于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的争论,将使民进党处于没完没了的陷阱之中。

其次,美国的「许诺」随时可能「打水漂」。从川普政府处于特殊阶段看,其印太战略对台湾可能只是虚晃一枪。原因是在中美博弈中,无论是东北亚朝核问题、涉及东南亚的南海问题,还是涉及中国与西方关系的一带一路战略问题(包括中印关系),都没有解决。这意味着中美将继续激烈博弈。与此同时,势均力敌的格局,决定了双方矛盾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激化。受各种因素制约,保持有限合作,斗而不破,是一种极有可能的趋势。这种趋势,将增加台湾成为美国筹码的危险性。尽管台湾试图依靠美国在东亚拥有的较完整的盟友体系,但要看到,由于大陆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美国的盟友实际上在中美关系中,已经处于某种模式的「骑墙」。

近期,美台互动关系的提升,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突出与中国的竞争和监督关系,美国国会通过《台湾旅游法案》等举措,并没有增加美国在两岸关系中动武的合法性。就像其川普商人政府的《耶路撒冷》法案,在联合国被否定一样,并不带来美国对中国的必然优势。川普执政以来,其在讨价还价方面的特殊性,说明美国对台政策可能是着眼于交易而不是战略。此种格局中,一旦地区局势紧张,台湾失掉两岸关系,其自主性的丧失将前所未有。

从M503航线事件导致两岸对峙不断升级的状况,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种情况,只会导致武力统一论的重新擡头。

笔者认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安全的关系,是一个自两岸开放天空实现三通以来,基本上局部解决了的问题。大陆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对峙?除了国台办的答记者问等资讯之外,最大着眼点,是全面评估中共十九大制定的,两岸一家亲的对台政策。

首先,大陆与台湾同胞是骨肉关系,两岸血通、脉通、命运通。命运共同体的推出,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构想。其次,大陆对台政策分两个层次。第一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二是实现中国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国际层面,涉及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以及中美关系与地区秩序、地区利益的再平衡。台湾问题从属于这个层次。再次,美国在东亚影响力的下降,是必然趋势。美国的对台政策的实质,是将自己定位为两岸关系的斡旋者。美国在台湾有限的军事投入和所谓不断扩大的贸易,在影响两岸关系的紧张或者缓和方面,作用有限。

民进党通过选战胜利和通过打美日牌获得的东西,已经接近「天花板」。未来,民进党最艰巨的任务是处理好与大陆的政治关系。民进党既然绕不过政治安排问题,在九二共识上,见好就收也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两岸一家亲政策,包括岛内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任何人,任何政党。台湾内部关于M503航线的争议,到春节加班机台商的反弹,说明民进党提升台海军事压力的大陆政策,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天上飞的,受地上如何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陆民航业工会愿意出来对话,民进党能够「接盘」吗?情况还有峰回路转的一面吗?(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