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厂“募资”,隐秘角落“钱生钱”

量化市场的投资业绩在年初遭遇挑战,但投资者的热情消退了么?

似乎没有!

近日,一家冲击“第一梯队”的量化机构开始募集新产品。

随之而来也“调整”了产品的费用结构,有些此前向投资者收取的费用,不知不觉间降低了。但同时,又多出一些新的收费项目。

两厢对照,投资者支出的总费用不降反升。

这不禁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底是谁有那么大能量?

它们又收取了啥费用?

明星私募“圈新钱”

资事堂注意到:近期一家管理规模或超500亿元的一线量化机构,联合多家知名渠道发行一只股票多头产品。

这家机构主打量化策略,此前的回撤一直较小,在市场里颇为引人关注。

或许因此,这家量化私募“趁热打铁”输出自己的新策略,向高净值投资者进行新一轮募资。

银行、券商等代销渠道,也一直为发行“发愁”,恰好借着上述量化私募的“产品”为代销收入寻找新来源。

一时间,各大平台“蠢蠢欲动”。甚至,一些社交平台上更流传出各种“产品解析”的攻略。

费率结构“有玄机”

不过,在一片热情关注之下,上述量化产品的费率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但这并未引发市场太多关注。

具体拆解如下:

值得关注的是,这只产品的说明书中,将固定费用分为三个部分,即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外包费。这些费用均是投资者需要每年缴纳的项目(前提是投资者长线持有)。

当下的行业环境里,私募产品年度收取的费用,通常仅有两个项目,即管理费和托管外包费,前者“名义上”归于私募机构,后者归于托管券商或托管银行。

尾佣有了新名头?

上文提及的固定销售服务费,是代销机构可以赚取的收入,这个项目在以前并不具有“可见度”。

在中国基金行业,所谓的销售服务费通常存在于公募产品,而且是适合中短期持有的C类份额产品。

在私募基金募集发行的产业链条中,私募机构的直接销售(直面客户)规模普遍较低,而代销比例较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机构直销客户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有专门人力提供产品售前售后服务。

另一方面,私募产品的投资人群中,私人银行、券商财富管理部门、第三方理财平台的高净值客户往往占比较高,后者主要在代销渠道中。

而代销机构为私募寻找客户,完成资金募资,并持续维护客户的整个流程,自然需要赚取一笔“辛苦费”。

这就构成了所谓的“尾随佣金”,即代销机构可以从投资管理人收取的年度管理费中进行分成,比例由双方谈判决定。

分成比例罕见曝光

有百亿私募人士透露:部分头部私人银行为私募发行产品时,往往能从年度管理费中获取更高比例,有的银行长期要求从1.5%的管理费中,要获取1%作为服务费。

这位熟悉发行的私募人士进一步说:大部分代销机构与私募管理人都是“对半分”,年度1.5%的管理费,各自分成0.75%。

这种背景下,上述的量化私募与相关渠道更加明确了分成比例,并在推介材料中“明码标价”。也就是:这家私募可以“占有”1.2%的管理费,同时代销机构可以“明确”自己0.8%的服务费比例。

而此次销售的量化产品,如果按照名义上载明的比例,投资管理人收取管理费1.2%,代销机构收取固定销售服务费0.8%。两者名义比例是6:4。

投资者的费用成本上升

细心的读者想必发现:如果投资者买了这只量化产品,需要支出的投资成本提升了。

毕竟,以前每年固定开支只有两项,管理费和托管费,且前者均是收取1.5%的固定比例。

如今,这只明星产品的管理费下降了,与众多公募产品一样,降至1.2%,但却多出了0.8%的销售费用。

算来算去,固定开支从以前的1.5%左右,变相升高至2%。

或许,不排除很多投资者对此处的投资成本“不在意”,觉得量化大厂能够为客户斩获好几十个点的收益,就能“弥补”这些投资成本。

但可以确定的是:销售机构可以直接从销售规模中赚取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