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鉴·巴西」记者观察:足球是生命 体育是生活
记者观察:足球是生命 体育是生活
赵焱
如果问巴西人最喜欢哪项运动?答案恐怕不是足球,因为对巴西人来说,足球的意义远远超出运动,早已融进他们的生命。至于通常意义上的运动,从沙滩排球、篮球到滑板、冲浪……都是巴西人热爱的运动项目,体育在巴西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球迷,巴西人的共同身份】
足球在巴西也是舶来品,最初还是精英运动,一度球场上只有白人奔跑。无论历史情况如何,足球如今已经成为巴西的全民运动。在巴西,让社交顺畅的秘诀是与人见面就聊足球。如果大家恰好支持同一个俱乐部就更好了,瞬间就能成为好友,公事都会好办许多。就算支持的俱乐部不同,聊国家队总不会有错。足球就是拉近关系的催化剂,穿上球衣后,大家都是同一个身份——球迷。
在巴西,重要的足球比赛都在晚上9点甚至10点才开赛。这是为了方便上班族观赛:下班后回家换上心仪球队的球迷服,奔赴球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
没买到球票或者客场比赛时,球迷们会聚在酒吧,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在巴西,在临近午夜时经常会有欢呼声甚至鞭炮声响起,那是比赛结束时球迷们在庆祝自己的球队获胜。
这样的“午夜欢呼”全年不间断,因为巴西一年到头有各类比赛:年初是州联赛,之后是全国联赛,还有巴西杯赛,同时穿插着南美洲的解放者杯赛和南美杯赛、世界俱乐部杯赛,当然不能少了国家队参与的世界杯预选赛、世界杯赛。
【体育,改变贫民窟孩子的命运】
罗纳尔多、卡福、罗马里奥等众多巴西球星都来自贫民窟。现效力意甲尤文图斯俱乐部的道格拉斯·路易斯来自里约热内卢的马累贫民窟,在东京奥运会上作为巴西国奥队一员参赛夺金,他还多次被召入巴西国家队主队。他现在一有机会就回到马累。他说:“我希望能够成为那里孩子的榜样,让他们看到贫民窟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多机会。”
除了足球,在巴西各方推动下,有更多的体育项目走进贫民窟,帮助那里的孩子改变命运。
巴西“体操女王”丽贝卡·安德拉德来自圣保罗的一个贫民社区。她通过在贫民窟开展的慈善项目得以接触体操,今年在巴黎奥运会上独揽四块奖牌,在东京奥运会上也取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在自由操比赛中,她经常选用一支名为《贫民窟之舞》的乐曲伴奏,致敬自己的体操之路。
皮划艇选手伊萨奎亚斯·奎罗斯在里约、东京和巴黎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有奖牌进账。他在11岁时通过贫民窟的一个社会项目才有机会练习皮划艇。他在获得第一枚奥运奖牌时说:“这块奖牌意义非凡,因为它来自社会项目。”
巴西第一个走上奥运会羽毛球赛场的伊戈尔·科埃略也是贫民窟走出的优秀运动员。他是第一个获得泛美运动会羽毛球冠军的巴西人。他的父亲当年在里约西区一个贫民窟创立了羽毛球培训的社会项目,丰富那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免得他们因无所事事被毒贩和帮派所吸引。从这个项目中,后来走出了巴西羽毛球国家队的多名队员。
巴西不少运动员事业成功后在贫民窟开展体育培训项目,帮助那里的孩子改变命运。巴西冲浪运动员梅迪纳、2004年雅典奥运会柔道铜牌获得者弗拉维奥·坎图即为典型,为贫民窟的孩子参与冲浪、柔道等运动出资出力。
里约热内卢市在获得奥运主办权时承诺,要在贫民社区推广奥运项目,让当地儿童了解奥运历史并接触一些冷门项目。贫民窟人口密集,孩子们上学多为半日制,有大把时间参与体育运动。若对他们加以训练,说不定在一些相对冷门的项目上也能取得突破。里约热内卢市曼盖拉贫民窟因此建立“体育示范中心”,那里设有高尔夫、击剑、橄榄球等贫民社区少见的体育项目。
【热爱,举全社会之力发展体育】
巴西人喜爱的体育项目十分广泛,再加上从政府到社会的大力扶持,巴西体育项目全面开花,运动已融入巴西人的生活。
巴西在男子和女子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上的成绩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柔道、游泳、沙滩排球、体操、田径、皮划艇等项目上,巴西也有一定优势。至于近两届奥运会新增项目,如冲浪、滑板和霹雳舞等,更是巴西人的强项,以至于在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上,巴西代表团的总成绩都超过本土举办的里约奥运会。
曾经有人说巴西人乒乓球不行,立刻引发巴西乒乓球队抗议,因为巴西人的乒乓球成绩并不差。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巴西乒乓球运动员雨果·卡尔德拉诺就打入了男单四强。
巴西各项体育运动群众基础深厚,每一个社区几乎都有一个设施齐全、多项目的体育俱乐部,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形成了全社会浓厚的体育氛围。
例如,巴西足球俱乐部两大“豪门”全称分别为“弗拉门戈赛艇俱乐部”和“博塔弗戈足球和赛艇俱乐部”,因为均以赛艇起家。射击运动员阿夫拉尼奥·达科斯塔是巴西首块奥运金牌获得者,来自弗卢米嫩塞俱乐部。这家俱乐部球队夺得2023年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的冠军。达科斯塔当年的奥运奖牌至今珍藏在俱乐部的博物馆里。
巴西政府自2005年以来实施“运动员补助金”计划,投资17.7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2.3亿元),直接资助有天赋、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全国共有37595名运动员受益。(完)(新华社专特稿)
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驻里约热内卢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