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麻沟十五号》不敢唱的「主题曲」与背后的赤色身影

立委苏巧慧、张宏陆今日共同举办包场电影《流麻沟十五号》,该剧以1950年代绿岛女性政治犯为主轴,描述台湾白色恐怖历史。(苏巧慧服务处提供)

电影《流麻沟十五号》在这段时间成为不大不小的话题,这与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在电视辩论会上特意宣传此片有关。包括陈时中在内,多数人仅以为这部电影又是「国民党打压异己」的历史,却殊不知那些「异己」与政治犯,立场明确偏向中共那一方,期待台湾被染上赤色。换言之,这是一部以「中共同路人」遭迫害,并夸大、虚构化的故事。

PTT资深用户,外号「刀帅」的王宗伟称,长年研究国共内战史与戒严时期白色恐怖事件。他说:「我们目前的社会氛围相当矛盾,仇视在西门町街头拿五星旗的统促团体,还以国家安全法调查侯汉廷、王炳忠、林明正;却又同情1950年代的中共渗透者,否定当时蒋介石的反共决策。」

在《流麻沟十五号》的电影中,将1953年的「绿岛再叛乱案」形容成绿岛政治犯们,为了抵抗看守单位要求的「一人一事良心救国运动」,彼此串连,传递新闻或讯息,互相勉励不向看守方屈服的,最终造成14人判死刑,多人遭关押的冤狱案件。

然而电影刻意忽略这些政治犯,之所以敢与看守方对抗的核心原因:他们期望更强大的解放军会来拯救他们。王宗伟曾经访谈过当年亲历此事的政治受难者蔡焜霖先生,他不讳言的表示,政治犯们看不起国民党狱卒,因为共产党更强大,很快就会来收拾掉台湾。当年有一首歌在绿岛政治犯们当中传唱,就是1950年10月1日在北京发表的《歌唱祖国》,其歌词第1句就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其立场可见一般。此歌被大陆视为「第二国歌」,曾在北京奥运与北京冬奥都演唱过。王宗伟说:「《歌唱祖国》是《流麻沟十五号》的真正主题曲,却被电影制作单位给隐去了。」

那么,为何远在台湾东南边的绿岛政治犯,会知道《歌唱祖国》?这与1952年的「南日岛突击战」有关,南日岛是福建外海的小岛,离新竹仅140公里,是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这场伏击战相当成功,国军俘掳岛上约800名中共党政军人员,然而后续处理却相当差劲,把部分的中共被俘人员送去绿岛关押,与原本左派思想的政治犯关在同一处。王宗伟说:「原本的台籍左派政治犯,正苦无共产党老师来指导,结果这下子,政府把正宗中共文工团成员给送来,正好开始交流学习。」

王宗伟表示,蔡焜霖还记得当时在绿岛,教唱《歌唱祖国》的是一名中共文工团的女成员,虽然已不记得那位女成员的名字,但是她的歌声仍然回荡在心里,即使蔡焜霖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但整首《歌唱祖国》仍然琅琅上口。在蔡焜霖回忆的神情中,那位迷人的女文工团,就如同蔡依林等级的超级歌星,是蔡焜霖青春记忆的重要部份。

因此绿岛再叛乱事件,绝不是「传纸条就被判死刑」这么简单,而是「纸条是在运作什么?」在历史上,朱元璋的红巾军用月饼传递「中秋十五杀鞑子」,就是著名的「传纸条造反」案例。当时的绿岛看守单位,就是从这个角度而断定他们可能叛乱。事实上,民进党政府天天将「提防认知作战」挂在嘴边,也是完全一样的心态。

王宗伟最后说:「这其实又是一个台独文创者『制造烈士』的工程,台独的烈士太少,所以只能从白色恐怖那里寻找题材,包括《返校》(源自光明报事件),《她与他的澎湖湾》(源自713澎湖流亡学生事件),然后再来就是这一出。大众应该也开始感到疲乏,尤其是民进党政府目前的抗中保台,其实与当时的蒋介石也没什么不同,差别只在蒋介石下令处决他们,而民进党政府是用口诛笔伐,要他们社会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