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6月CPI增幅 23个月新高
一年来大陆CPI、PPI变化
受到油价与交通价格上涨推升,大陆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5%,创下23个月以来最高。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年增6.1%,则创15个月以来低位。CPI和PPI年增率间的「剪刀差」,回落至3.6个百分点,为连续八个月收窄。
专家指出,大陆需求正在回暖,但核心CPI年增率继续维持在「1」时代,反映内需仍然偏弱。PPI延续走缓态势,反映出中下游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压力有所减轻,但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维持在高档,部分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大陆仍需警惕输入型通膨压力。
综合陆媒报导,大陆国家统计局9日表示,6月份大陆CPI年增2.5%,创2020年7月以来最高。细项来看,涨幅较大的项目包括: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年增33.4%和36.3%,飞机票价格年涨28.1%,鲜果价格上涨19.0%。PPI年增6.1%,创下2021年3月以来最低。
另外,去年下半年受到大陆官方限电限产政策影响,加剧产业上下游价格出现错位,月CPI和PPI年增率的「剪刀差」一度高达1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成本加剧,令市场担忧大陆将陷入类停滞性通膨。但今年情况改善,6月份「剪刀差」回落至3.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份大陆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PI运行总体平稳。另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PPI年增继续回落。
今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预设的全年CPI年增目标为3%左右,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预计下半年CPI在部分月份(9月、12月)向上突破3%的机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准仍将控制在政策目标内。同时,PPI将继续保持连续滑落态势,预计通膨对货币政策不会构成较大压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考虑到下半年消费修复将会比较温和,产业链供给能力转强,加上前期官方宏观政策没有「大水漫灌」,下半年核心CPI会更为温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官方宏观政策,不会受物价形势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