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功斡旋沙伊复交 美专家:证明中国崛起对拜登政府当头一棒

中国的角色是沙伊协议最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中国是崛起的大国,在中东的这场外交力量展示则是对拜登政府的当头一棒。(图/新华社)

北京透过外交斡旋成功地促成了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达成历史性的复交协议,外界都极为关切中国在这场谈判中扮演的角色。虽然白宫对此事反应冷淡,但是前美国驻联合国高级官员费尔特曼(Jeffrey Feltman)认为,中国的角色是沙伊协议最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中国是崛起的大国,在中东的这场外交力量展示则是对拜登政府的当头一棒。

《德国之声》指出,沙伊协议是否真像是北京方面说的那样「没有私利」?美国又如何看待中国这一新角色?《路透》分析认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意外达成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让美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可能为制止德黑兰的核计划提供解决途径,并有机会巩固叶门的停火协议。

不过,报导表示,这项协议还包含一个让华盛顿官员深感不安的因素——中国在一个美国长期发挥影响力的地区担任和平斡旋者的角色。

白宫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虽然华盛顿没有直接参与,但沙乌地阿拉伯向美国官员通报了与伊朗谈判的情况。

报导认为,白宫似乎有意淡化中国在本次事件中的作用,声称白宫认为内部和外部压力,包括沙乌地有效的威慑力量最终促使德黑兰来到谈判桌上。目前美中关系已经因贸易、间谍活动等问题而变得十分紧张,两个大国越来越倾向于在世界上远离自己边界的地区竞争发挥影响力。

前美国和联合国高级官员、现任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员费尔特曼表示,与6年后重新开设大使馆相比,中国的角色是该协议最重要的一方面,「这将被解释为对拜登政府的当头一棒,以及证明中国是崛起的大国,而这种说法可能是准确的」。

前美国总统欧巴马政府在东亚最高外交官员拉塞尔(Daniel Russel)表示,中国在促成这项协议中的参与可能会对华盛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主动采取行动来协助调解一个与其无关的争端,在外交谈判中起到中间人的角色是不寻常的。

拉塞尔说,「问题是,这是否是未来的趋势?」「当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时,这是否是中国在促进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调解的前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沙乌地和伊朗北京对话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任何私利,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反对在中东搞地缘政治竞争,无意也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或搞排他小圈子。」《路透》认为,这显然是在暗示美国。

《美联社》则报导称,在中东地区,中国被视为一个中立的参与方,与伊朗、沙乌地阿拉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2月访问了阿拉伯海湾国家,中国的中东特使也经常到该地区进行访问。在与同样是威权国家的俄罗斯协调下,中国一直在稳步削弱美国领导的西方自由秩序,并利用机会,在华盛顿的注意力偏移时采取行动。

然而,北京的参与增加了人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权力和影响力的认知,这有助于弱化美国在全球事务的叙事观点,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的奥尔特曼(Jon Alterman)表示,「中国传递的不太明显的信息是,虽然美国是海湾地区的绝对军事力量,但中国是一个强大且有力的外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