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航客机急降3分钟 专家:弄清急降前状况 关键是要找到黑盒子

大陆东航客机急降3分钟从雷达消失,专家:关键要弄清急降前状况,找到黑盒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23日报导,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坠机已逾40小时,尚未找到「黑盒子」,初步了解,出事客机在急剧下降的3分钟内,机组人员处于失联状态。英国诺丁罕大学工程学院航空航太专业副教授杨涛表示,飞机失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在进一步加剧后所造成的。他认为,这3分钟内充满变数,更应关注开始下降之前发生了什么,「要还原飞机整个飞行姿态的变化过程,以及机组人员的相应动作。」

杨涛说:「这次发生的垂直俯冲坠机情况极为罕见,我此前从未见过。」此次飞机失事对处于寒冬期的全球航空业是一个巨大冲击,所以要深挖该事件的前因后果,重建民众的信心。「这一课是花了沉重代价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拿出可靠的调查过程、可靠的结论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14时20分之前发生了什么,更为关键」

据中国民航局相关人员22日21时在广西梧州坠毁事故发布会通报,东航MU5735航班于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时20分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时23分飞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飞机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

澎湃新闻报导,杨涛指出,在没有黑盒子情况下,目前很难判断这3分钟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充满变数」。

「但在这3分钟之前,也就是14时20分之前发生了什么,更为关键。」杨涛强调,飞机失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加剧后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还原飞机整个飞行姿态的变化过程,以及机组人员的相应动作。」

一般来说,飞机的飞行会经历「爬升-巡航-降落」3个阶段,爬升和降落阶段分别用时20分钟左右,中间即为自动巡航阶段。

据财新报导,一国家气象局专家称,根据当地气象部门资料,距离失事地点最近的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都显示无降水,无强对流天气过程,也没有冷云层现象。

而失速情况更易发生在爬升和降落阶段,「此时飞机速度慢,控制上更为敏感」。他解释,当飞机的迎角(Angle of attack,缩写AOA,指气流与飞机机身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一旦超过最大许用范围的临界值时,升力系数下降,阻力急剧增大,则可能出现飞机失速的情况,「所以在这两个阶段,飞行员必须时刻关注迎角变化和机翼姿态。」

澎湃新闻报导,一位长期从事飞行器设计研究的专家分析,根据时间推断,飞机坠毁前仍处于巡航阶段,此时飞行平稳,处于安全迎角范围内,单纯出现高空失速的可能性较小。他还指出,飞机的控制系统中通常会安装失速警告系统,即飞机出现失速危险时发出警报信号。若控制系统失灵,可能会出现「误报警」,但成熟的飞机出现该情况的可能性较小。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系统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飞机的部分控制装置(如航电系统)和感测器会配有两个及以上的冗余装置,当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仍然可用。但杨涛指出,当AOA感测器同步失灵,搜集的资料不准确,飞行员很有可能因看不到实际资料而继续往上推杆,导致尾翼机械卡死,「当尾翼继续往上翘,就会垂直往下坠落。」

而尾翼机械卡死,意味着控制装置出现失灵。上述专家指出,飞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舵机、尾翼等执行装置,若控制器故障——没有输出正确指令或没有放大输出功率,导致无法驱动执行装置;若执行机构故障——无法正常执行指令。

前述专家指出,从最后阶段「直线坠落」的飞行表现来看,当飞机出现「尾旋」状态时,会表现为垂直式地俯冲坠落。此时整个飞机会高速旋转,机上乘客也会跟着被甩动,从而失去方向判断和行动能力,机上人员很难自救。

「一架飞机具有庞大的系统结构,失事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溯源排查,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黑匣子。」该专家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