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官宣遨龙雷达 应对美军B21匿踪轰炸机

遨龙雷达使用的技术让美国B-21还没有现世,就面临无所遁形的窘境。图为B-21初登场的模样。(摘自美国空军官网)

央视日前报导,中国已发展了一种具有颠覆性技术的雷达,此一既能大范围扫描,又能精确锁定目标的雷达系统被称为「遨龙雷达」。大陆军事专家撰文指出,「遨龙雷达」除了能对付美军目前使用的F-22、F-35匿踪战机外,其使用的技术让美国的B-21轰炸机还没有现世,就面临无所遁形的窘境。

大陆军事专家、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王云飞近日撰文指出,米波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形能力,世界上首个反隐形先进米波雷达就是中国雷达专家研制。早在2013年,中国的米波反隐形雷达就在450公里之外,探测到从日本转移到韩国的F-22匿踪战机,并实现了持续的跟踪。

匿踪飞机之所以能隐形,是因无论是吸波涂料还是结构性吸波设计,一般都是针对1到20兆赫的电磁波,而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在30到300兆赫。吸波涂料或结构性吸波设计难以吸收该频段的电磁波,因此这让匿踪飞机的隐形效果大幅下降,但旧型米波雷达的缺点就是探测距离还是不够远。

中国解决此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大雷达发射功率,也就是它的能量,新型的能量反隐形雷达就应运而生,解决此一技术的关键是中国掌握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运用。无线收发系统中,射频与天线之间的部分称为T/R组件。使用氮化镓材料的相位阵列雷达比砷化镓的T/R组件更具有优势。它的熔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700度,是砷化镓耐温能力的3倍。这让相位阵列雷达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更长的工作时间。

其次,氮化镓的「能隙宽度」是砷化镓的3倍,能量密度更是砷化镓的10倍。使用这项技术就使能量雷达成为了现实。中国空军的歼-20以及歼-10C、歼-16等战斗机的雷达半导体材料都已经大量升级了氮化镓。而美国最新的F-35战机还在使用第二代的砷化镓雷达。

这让中国新战机的相位阵列雷达探测距离比美军的旧型战机强外,中国的这一技术当然也会在地面雷达上得到运用。「遨龙」此一中国最新的能量反隐形雷达由于采用先进技术体制、阵面规模优化设计、多种技术手段并举,使因美国匿踪技术进步、导致中国米波雷达被缩短的探测距离又大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