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化工资产腾挪 6.8亿关联收购能否提振业绩?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内氯碱市场表现平淡,行业整体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氯碱化工”,600618.SH)于近日宣布一项重大收购计划。

5月23日,氯碱化工公告披露,其拟以自有资金6.8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谊”)持有的广西华谊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氯碱”)40%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氯碱化工将持有广西氯碱100%的股权。

对于上述收购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氯碱化工方面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中研普华研究员杨兴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氯碱产品价格下跌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氯碱企业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扩大氯碱化工在氯碱行业的市场份额,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期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

市场承压

根据公告,广西氯碱成立于2019年4月,目前已建成30万吨/年烧碱和40万吨/年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

在上述项目建设时,由于氯碱化工资金有限,由其与控股股东上海华谊共同出资。2022年11月,广西氯碱投建的钦州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广西氯碱实现营业收入27.02亿元,净利润1.38亿元。

氯碱化工方面表示,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对广西氯碱的控制力,整合资源并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长期来看,预计增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财务指标,对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梳理发现,氯碱化工近两年业绩并不乐观。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收63.64亿元,同比下降4.50%;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下降23.82%。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2.14亿元,同比增长13.35%;但净利润7.61亿元,同比下滑44.51%。

杨兴杰表示,产品价格下滑是导致氯碱上市公司利润减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PVC(聚氯乙烯)在市场上遭遇了量价齐跌的困境,其价格跌幅甚至超过了大宗原材料,导致产品毛利润同比减少,对整个氯碱行业的业绩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某氯碱上市企业高管向记者透露,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滑,致使企业利润承压。

氯碱化工方面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PVC市场供应量稳中有升,供应压力增加。需求方面,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表现较为疲软,虽然国家出台了各项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现货行情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定上升,但整体下游塑料制品需求偏弱。下游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国内PVC需求增量有限。同时,烧碱市场2023年一季度延续下滑走势,且降幅较大,其他时间持续震荡波动。烧碱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原盐两个方面,2023年我国烧碱企业使用电价仍处高位,原盐到厂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生产成本仍处高位,运营压力加大。

事实上,除了氯碱化工之外,近年来其他氯碱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中泰化学(002092.SZ)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当期,其实现营业收入约371.18亿元,同比减少2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65亿元。新疆天业(600075.SH)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4.65亿元,同比下降19.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中泰化学方面认为,2024年,PVC市场整体预期偏弱,行情有可能出现筑底反弹,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受供需格局多方面因素影响。供应方面,2024年我国PVC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并且随着沿海乙烯法PVC产能逐渐释放,其产量占比将进一步增大。需求方面,聚氯乙烯消费集中在房地产相关领域,在国家各项政策推动下,PVC消费支撑有增强预期,但实际消费扩大较为困难。

扩张与整合

在供需失衡的环境下,价格战往往难以避免。近年来,随着PVC新增产能的持续投放,尤其是龙头企业一体化项目占比较大。在供应宽松和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企业降价抢市场或成为常态。

杨兴杰表示,氯碱行业的产能布局可能会更加集中,形成一些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作为中国烧碱产能最大的集中地,未来可能会继续加强区域内的产能整合和优化,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氯碱化工开启了结构调整模式,向智能化、高端化延伸,并践行“上海-广西”双基地发展战略。

广西氯碱在已建成30万吨/年烧碱和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的基础上,自2023年开始进一步投资建设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涵盖30万吨/年双氧水(折百)、30万吨/年环氧丙烷、2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5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等生产装置。整个项目总投资高达58亿元,目前正在建设中,并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产。

氯碱化工方面表示,广西基地秉承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与上海华谊广西钦州一体化基地企业之间物料互相供给,充分利用华南地区市场、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优势,迎合了华南及东南亚市场对氯碱产品的需求。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公司进入新材料领域,补链广西地区聚氨酯产业,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链规划落地及产业链延伸,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氯碱化工优化产业链的同时,业内其他企业同样在进行类似的布局,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自2018年以来,中泰化学的“煤炭-热电-氯碱化工-粘胶纤维-粘胶纱”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已逐步完善。2019年6月,中泰化学发布公告称,中泰化学与控股股东中泰集团拟共同参与金晖兆丰重组,并与中泰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金晖兆丰100万吨PVC循环经济项目。

同年,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3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投产。2022年2月,中泰化学调整了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高性能树脂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托克逊电石二期项目。

无独有偶。2022年7月,新疆天业成功发行3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资金计划投资于新型绿色高效树脂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包括天业汇祥年产25万吨超净高纯醇基精细化学品项目和天业汇祥年产22.5万吨高性能树脂原料项目。

新疆天业方面表示,其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用于新型绿色高效树脂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这些项目采用煤化工与氯碱化工的有机耦合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煤从燃料向原材料的属性转变,推动公司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并不断探索产品高端化、差异化路线。

上述氯碱上市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像新疆天业、中泰化学等资金雄厚的企业通过并购扩产抢占先机,借助去产能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产能还未释放到产需平衡时进行扩产,从而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杨兴杰认为,当前国内氯碱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进一步整合和集中的空间较大,行业的竞争格局预计继续向着市场集中度提高的方向发展。其中,龙头企业通过优化整合、技术进步,以及环保低碳方面的优势,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议价能力。

杨兴杰表示,预计2024年,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将推动行业整体向更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进步。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