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数大是美、台小而精 互相学习
2015年5月22日,福建清流台创园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在抢收农作物。(中新社)
大陆近年积极向各国取经,早就向台湾民间寻觅有经验的农民赴陆,大陆这几年农业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但人力文化素质未跟上技术成长速度,隐然缺乏农业管理经营人才。
热带园艺试验所果树系主任李文立表示,农业本身是应用科学,部分农产品在大陆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新产品,但像台湾的印度枣、莲雾、芭乐这类作物,需就细节一颗颗调整状态,在大农场概念的大陆比较难做到。
福建省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旺报》记者在福建至少遇过十余位货真价实的台湾农民,其中一位庄先生原先在彰化种葡萄,受印尼林姓华侨的邀请,把巨蜂葡萄移植到福建;台中摩天岭的日本柿子,也移植到莆田的仙游,2012年初次上市时,品相好的日本甜柿,一盒零售价卖到人民币250元。
但这些到大陆投资的台农都指出,大陆的人工、文化水准和台湾还有十几年差距,影响到工人素质、农务工作成效,「有的工人说一动、才作一动」,不会举一反三。庄姓台农很无奈的说,例如果树等作物,成长期要剪枝、疏果,除了经验还有细心,大陆工人一直无法细致的完成此工作项目。
大规模的集约种植,却是大陆的强项。李文立举广西香蕉为例,当地已发展成一条龙销售,从种苗、种植、收成到销售,内销市场也够庞大。又如广西的甘蔗,每到收成期,直接从隔壁的越南引进工人,短短一个月,完成粗放型的收成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来,台湾精致农业走日本的路子,农民都是小农居多,农民耕作技巧一定比大农好;大陆则是想利用台湾的农技,扩大成集约种植,这方面两岸倒是可以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