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私域电商」乱象频发 收钱不发货甚至非法推荐股票

近期大陆私域电商消费乱象频发引起关注,有些收钱不发货甚至透过私密群组进行非法推荐股票等行为。(图:shutterstock/达志)

随着大陆电商管道多样化,新的线上消费场景—私域,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的新商业机遇,但同时更不乏消费乱象如虚假宣传、专业资格无人查验、产品品质无监管、使用者资讯安全无保障等,导致有些消费者可能花了钱缺收不到货,甚至非法提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在私域也比较常见。有大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统计,去年以来私域电商消费维权成为投诉量增长的新领域。

像是花2000多元人民币在「粉丝群」订购了一款高仿迪奥包包之后,北京市民辛女士说,一周过去也没收到货,想找卖家咨询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踢出群聊

据《法治日报》引述专家指出,私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消费场景,导致当前私域电商消费纠纷的取证难度大、调解成功率较低,认为应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对导流行为的监管力道,尤其建立对以涉众型行销为目的的私域直播强制监管。

此外,透过私域网路的隐蔽性,非法提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也成了常见状态。透过所谓「财经主播」粉丝群发现,通常会在群里提前发布开播时间和直播间密码提醒收看。内容多半是财经知识科普、证券市场分析,有的主播借此引流带货,有的主播进行误导性行销宣传,还有的直接推荐股票。

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主播要将流量引入私域?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一方面是为了脱离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监管,有一些产品不能在直播间或者短影音进行宣传,比如金融类、医疗类或者将普通食品当作保健品等。另外为规避平台佣金提成,有些主播也可能会倾向于将流量引入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