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掀「共用员工」潮 人力成本降10%
大陆企业节省人力成本,也让「共用员工」现象当道。图为示意图。(中新社)
今年,不少大陆企业都在实行「共用员工」。「共用程式师」、「共用设计师」等能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这些「共用员工」一般不和企业签订固定合约,而是与企业就某一项目进行短期合作。相关现象引发大陆舆论热议,有人直言这就是过去的「打零工」,存在劳动纠纷和社保归属问题等隐患。
香港01引述大陆《央视财经》报导,在3月、4月这个招聘旺季,类似的「共用程式师」、「共用设计师」、「共用财务」成为不少大陆科技型企业的用工新选择。这些员工一般不和企业签订固定合约,而是与企业就某一项目进行短期项目合作。采用「共用」新模式后,很多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了约5%至10%。
报导指出,交付工程师赵松松是一名「共用程式员」。在北京某间信息技术公司内,他正忙着跟进项目进度。与他坐在同个办公区的同事们有不少和他一样,不止服务于这间公司。「做『共用程式员』可以同时承接很多间公司的项目交付过程管理,我同时在做的项目有6至8个」,赵松松告诉《央视财经》,「现在整体收入比之前提高了约40%至50%」。
此外,设计师梁鑫也是「共用员工」大军中的一员。他称,目前在北京一间餐饮设备和技术服务企业,她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与企业市场部负责人讨论宣传设计。「我们手上一般同时接2至3间公司的项目,工作地点比较灵活」。
北京某财务收支管理科技公司首席行销官蔡丽表示,由于公司处于创业阶段,总人数不到600人,约100人的「共用员工」中有很多工程师,灵活办公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报导指出,「共用员工」并不新颖,早在新冠疫情初期已有在线生鲜电商与餐饮门店共用员工,让部分无工可返的店员变成临时送货员。今次这种「共用」形式覆盖至科技企业重要职位,或可视为企业在大经济环境不景气下的「求生之道」。
然而,尽管「共用员工」短期能让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但不乏大陆网友仍认为该模式存在隐患,诸如「共用员工,本质是企业间共用压榨劳动力,员工社保谁交?」、「劳动纠纷出现麻烦怎么办?」等等,都存在对劳方利益保障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