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 应对气候变化和促经济增长一箭双雕

大陆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经济增长一箭双雕。图为2024年1月24日江苏太仓港,新能源汽车等待出口。(澎湃新闻)

大陆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经济增长一箭双雕。图为2023年11月8日,福建省宁德市,宁德时代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澎湃新闻)

大陆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经济增长一箭双雕。图为2024年1月17日,上汽滚装船首航仪式。(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30日报导,大陆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经济增长一箭双雕。2023年11月上旬,当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凯瑞在加州结束了阳光之乡谈判后,凯瑞邀请解振华去考察当地绿色低碳产业,能源基金会执行长兼中国区总裁邹骥陪同他们来到了洛杉矶的长滩港。

在港口,邹骥看到许多新能源大卡车在繁忙地运输货物。港口负责人指出,到2030年,长滩港内运输货物的大型重卡将全部是新能源汽车。邹骥惊讶的是,港口里跑着的许多新能源卡车都是中国比亚迪制造。

现场的比亚迪代表告诉邹骥,尽管受限于美国现有的法律无法进口中国生产的乘用车,但对货车还没有这样规定,而且还能够享受联邦和州的双重补贴,额度能够占到货车定价的60%。

这一场景令邹骥印象深刻,「只要你的产品东西又好又便宜,总会有人要,在市场上总会受到欢迎的。」他说。

万里之外,在长滩港的姊妹港上海港。 1月17日,在中国最大汽车出口码头——上海海通国际汽车出口码头,锣鼓声声。一艘200米长、38米宽、足有13层楼高的远洋巨轮静卧在岸边,即将开启首航。

这艘由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远洋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有7600个车位,是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大陆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清洁能源滚装船,首航将搭载数千辆中国自主品牌新车驶向欧洲,最终将停靠荷兰芙拉新港(Flushing)。

上汽与比亚迪是中国车企近年来走向全球市场的缩影。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接近500万辆。而就在五年前,中国汽车出口量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其中,新能源车更是亮点,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

澎湃新闻报导,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杜国忠称,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达到24万2765台,同比增长334.2%。截至2023年12月底,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共计出口超29.8万辆。

杜国忠表示,早在2021年5月,比亚迪就启动了「乘用车出海」计划,将挪威作为开拓海外乘用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英国、德国、澳洲、巴西等国家,足迹遍布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澎湃新闻报导,上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说,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上汽集团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4.6%,其中海外销量占到了 1/4。这背后,是抓住了海外国家对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

「过去3年里涨了5倍, 这么大的汽车出口增长,运输船都没办法跟上。」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金麒说。

金麒表示,未来三年内,上汽集团计划打造7000、7600、7800、9000车级共14艘远洋运输船组成的远洋船队,提供总计超过50万台的远洋段自营运力,积极支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加速跨海出洋。

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77.6%,主要面向欧洲等已开发国家市场。

澎湃新闻指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姚占辉表示,2024年中国车企将继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依托出口支持和贸易便利化政策,预计出口规模有望达到150万—170万辆。

不过姚占辉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仍面临着自身发展问题和外部环境挑战。内部来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顶层战略、相关保障措施及服务体系仍需不断完善,企业在海外金融服务、物流运输保障、国际化经营水准等方面仍存一定不足。

外部来看,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擡头,增加中国企业合规压力与成本,而且海外车企也加大新能源汽车布局,市场竞争将更为严峻。

「在全球提倡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是必然的。中外合作模式也有望迎来2.0时代,中国车企从技术接受方向输出方转变,由中方提供产品定义及智慧新能源相关技术,外方提供国际行销、品牌及造型、机械硬体开发,近期上汽与奥迪、小鹏与福斯、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也为中外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方案。」姚占辉说。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布局中,中国已率先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围绕「研发—生产—推广—使用—走出去」等各个环节,推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涉及宏观导向、技术创新、投资准入、财税金融、基础设施、出口支持等各个方面,形成新能源汽车「中国发展模式」。

姚占辉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研究表明,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

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0%以上,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自主品牌全球市场竞争力凸显,2023年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品牌中有8家中国品牌。

中国形成了全生态自主可控产业链,成功打通了基础材料、零组件、制造装备、基础设施及服务等关键环节,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此外,中国新能源车技术水准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乘用车车型平均续驶里程超过400公里、百公里电耗约12千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300瓦时/公斤,半固态电池实现量产交付。车载雷射雷达、车用计算晶片等智慧化产品技术进步明显。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公开量的70%左右,智慧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占50%以上。

姚占辉说,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能源化、网联化、智慧化融合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新技术、新赛道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和调整,谁能够跟上变革的步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