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发布

202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预测》。全书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三篇主报告和近20篇专题报告,对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

2020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纾困政策推动旅游市场复苏;诸多国字品牌优化旅游供给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破题;旅游企业有为担当共克时艰;海南离岛免税吸引消费回流;科技助力防控加速发展变革;文博搞活尝新焕发空前魅力;数字赋能产业促动旅游转型;直播电商出圈试水旅游销售;丁真新顶流引发营销热潮。

全面揭示我国不同社会群体旅游状况变化及未来预期,《中国国民旅游状况调查(2020~2021)》从旅游时间、活动、消费、动机等方面系统反映了我国不同性别、代际、收入、教育水平、职业以及区域国民的旅游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国民旅游半径扩大,逐步从周边游走向省外游,自然观光游最受欢迎;一部分出境游转化为国内游,高端游、小众游和定制游成为重要挖掘点;以00后为代表的Z世代旅游群体消费特点鲜明,更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娱乐和购物条件。

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度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行业、资源和区域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格局和形势下,景区、旅行社邮轮、酒店、网络预约等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与世界地质公园等如何处理好资源管理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三是从区域层面来看,如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旅游的作用、旅游如何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高铁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等。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传统优势板块,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绿皮书中指出,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角度而言,要特别关注三个问题:

其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一是要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旅游产品和服务深度结合有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应加快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要着力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坚持旅游为民。随着“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胜利达成,旅游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支撑消费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应充分调动小微企业积极性、鼓励旅游细分市场创新,使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均能实现有效供给。三是要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应通过发展旅游业塑造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吸收劳动力就业,发挥旅游业对其他生活服务业的辐射作用和综合带动作用。

其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文旅融合,激发旅游行业创新。一是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旅游业国内市场巨大、开放程度高,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进一步破解阻碍旅游市场发育的体制机制桎梏,深化旅游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来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传播和彰显文化。从产品层面向业态层面和公共服务体系层面推进文旅融合,不断拓展文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落地,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线直播等形式不断创新旅游消费场景,形成旅游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其三,立足国内大循环,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依然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从疫情带来的旅游需求变动来看,短途游、自驾游、生态游、康养游等有望成为中短期旅游市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典型形式。旅游业应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进一步用好金融财税、用地规划、人才培育等政策工具,更好地实现复苏和发展。要从提升消费品质出发,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释放旅游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