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熟人推荐”功能何以惹人烦
老年人空闲时刷刷养生视频,儿女立刻来劝说不要听信伪科普;年轻人学习之余玩个游戏释放压力,家长的批评接踵而至……一个人在网上看了什么、买了啥,似乎总能被家人、朋友发现。
类似的遭遇很多人都有。不久前,“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还登上热搜,很多网友吐槽,“只想在网上安静‘冲浪’,却被App自作主张推荐给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能不能给我们留点隐私空间?”
不少网友认为平台未经允许读取个人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是一种冒犯。大家为什么反感“熟人推荐”功能?
“熟人推荐”到底怎么了
如今,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购物平台,通过收集用户数据,给用户推荐 “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感兴趣的视频”“可能喜欢的商品”几乎成了标配。用户一旦点击过一个链接,便会有无数类似的链接蜂拥而来;一不小心授权平台使用自己的通讯录,那些从不联系的“熟人”就可以刷到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买什么……
所谓的“熟人推荐”,是互联网App“个性化推荐”的一类。App通过搜集用户通讯录、关联好友等数据,经过算法分析来“猜你喜欢”,从而给用户推荐人或物。
事实上,早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初,“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就作为互联网应用企业的重要“秘密武器”被广泛应用。随着流量争夺战的愈演愈烈和网络获客成本的越来越高,这一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创新在App运营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让各大平台欲罢不能。
但另一方面,网友开始对这种“算法”产生警惕。“比你更懂你自己”的背后,利用的是用户自身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保存和使用的主动权,却很少掌握在用户手中。
所谓的“推荐”,到底是为了用户的便利,还是为了用户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多的事实让人们产生疑虑。
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就平台个性化推荐问题对10个常用App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结果发现,10个App均设置了个性化推荐的关闭路径,但最多的需要7步才能完成关闭;用户使用App产生的标签,10个App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让消费者自己去管理。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个性化推荐是“开启一时爽,关闭火葬场”。
此外,有媒体对数款社交App、购物App测评发现,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形同虚设。这些平台除了推送可能认识的人,点赞过的内容、购买过的东西、观看过的直播等都可能因平台推送机制,让好友和其他人知道。
不难看出,这是一场并不对等的“斗智斗勇”。一方是拥有更专业的网络技术和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另一方是不具备专业技能,也缺乏相关信息的普通用户。在这场信息争夺战和隐私保护战中,谁占据更大的优势,不言而喻。
“熟人推荐”应该怎么治
明明知道“熟人推荐”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还在锲而不舍地坚持“推荐”?
事实上,在互联网红利日益减弱的大背景下,熟人社交、大数据管理成为增强用户黏性和引流的“救命稻草”。企业要想拉高日活、实现商业变现,利用现有用户数据是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也正因如此,互联网企业不愿轻易放弃“熟人推荐”这个法宝,反而以种种方式试图绕过监管,把“熟人推荐”玩得越来越娴熟。
有专业人士坦言,一些平台试图以网络“暗模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所谓网络“暗模式”,主要指在网站或应用程序界面中采用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利用人类认知习惯诱导用户行动,阻止用户采取某些行动,或者是为引导用户完成他们原本不会采取的操作。比如,网友原本并不想交出通讯录的权限,却在App诱导之下轻易授权。
网络“暗模式”之所以能奏效,无非是互联网企业掌握了大量数据,通过深入研究用户行为,制定出一系列策略,从未成功诱导用户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这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侵权纠纷的特点,专业性高、隐蔽性强,消费者维权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年来,互联网App过度索权、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成为侵权重灾区。为此,我国密集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保障网民信息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2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一起App强制收集用户画像信息侵权案。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软件在用户首次登录界面收集用户画像信息,未设置“跳过”“拒绝”等路径,属于强制收集,构成侵权,依法判决被告涉案软件运营者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这个判决应该给我们以启发。用户数据不是互联网企业的“数字财富”,而是涉及用户隐私的个人信息,在如何保存、使用方面,用户理应拥有决策权。企业应约束自己的“算法本能”,在使用个性化推荐功能时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守住商业行为的边界。
毕竟,谁也不愿意手机里的App在“偷窥”自己的生活,“偷窃”自己的数据。哪怕是熟人之间,是否愿意被对方看到自己看了什么、买了什么,其授权和拒绝权都应当掌握在本人手中,而非App自行决定、擅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