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尊他为师!神级人物白手起家 打造2家「500强企业」
被尊为经营之圣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 ,8月24日以90岁高龄逝世。(「稲盛ライブラリー」官方脸书粉丝专页)
「敬天爱人」——不只是精密陶瓷大厂京瓷(Kyocera)的社训,更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奉行的经营哲学。
8月24日,被尊为经营之圣的他,以90岁高龄逝世。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曾三度向他请益:「稻盛和夫令我受益匪浅。若能做到他的经营理念,必定百战百胜。」
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京瓷、日本第二大电信KDDI前身的第二电电,两家皆跻身全球500强。
2010年,他更以78岁高龄,秉持「利他」精神,拯救宣告破产的日本航空。没想到,日航3年内就奇迹复活、重新上市。
在会计观点上,他提出「阿米巴经营」,把大公司划分成众多小团队,独立核算。之后企业风行的内部创业、小老板制度、甚至中国家电龙头海尔的小微组织,都是跟他取经。
他创办的「盛和塾」在2019年解散前,共吸引全球1万5千名塾生;至今,由台湾企业主组成的「盛心塾」仍研读其哲学不辍。
商周邀请熟稔稻盛哲学的4位专家:全球工业电脑龙头研华科技董事长刘克振、台湾前3大电梯厂崇友实业总经理游本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韩志翔、元智大学管理才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相勋,一同评点他一生如何将哲学理念落实到实务管理的关键。以下是精选摘要:
商周问(以下简称问):阿米巴经营的基础,是将庞大的组织划分成小团队。为什么要这么做?实行需要条件吗?
阿米巴组织广传全球
它讲绩效,更讲财务透明化
研华科技董事长刘克振答(以下简称刘):阿米巴要做有几个条件,必须在利基产业。研华目前约有55个阿米巴,每个BU(业务单位)就是针对一个利基市场。你一定要能够区分,有几家阿米巴。
崇友实业总经理游本立答(以下简称游):阿米巴在企业经营,关键还是「成本最小化、获利最大化」,这也是这几年我们毛利提升的关键。
制造到底是哪一个环节赚钱?没人知道。它发挥在工厂,可以达到100%的效果。其他的部门光是揭露财务,也能撷取30%、40%的精神。
问:所以比起小团队来说,「财务透明」更是阿米巴经营的关键?
刘:阿米巴很重要的一个成功要素,就是非常清楚、以及即时提供绩效数据。
我们公司有一个专属单位BP&A(经营企画)在统计,IT(资讯)当然去把它做好。就像股价一样,你的业绩都彻底透明,就是阿米巴的精神。
元智大学管理才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相勋答(以下简称吴):稻盛和夫强调,企业的本质,就是尽可能创造现金、开源节流。
其实什么产业并不重要,而是了解本身企业的经营本质之后,自己发展出一套会计准则。例如文化产业,就要去监控每个创作者的产能与产值,有一套监控投入费用、与营收产出的记录方式。
主张企业为员工幸福努力
看似哲学,却是成功关键
问:但也有管理层反对,认为阿米巴分成小团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只是加剧内部竞争而已?
刘:稻盛在20年前就清楚讲,不以金钱,而是以荣耀跟绩效,做为阿米巴激励的方法。
其实阿米巴是区隔计算,但精神还是要合作。如果(依阿米巴)分红的话,就会造成内部之间过度竞争。
游:以前有人在推动利润中心,却很少成功,因为各部门一直在计较得失。
但阿米巴经营,最终是为了打造一个企业的乐园。这由我们创办人(唐松章)来说,第一是快乐的员工,第二是满意的顾客,第三是得意的股东,第四是达到和谐的社会。但最终要打造企业的乐园,公司要赚钱,是不变的道理。
问:把经营分成小团队,为何就能「把员工放在第一位」?
刘:(阿米巴成功要素)第二个是授权,是激发员工斗魂的方法。因为每个员工承担一个BU,自然会有斗魂。
每一个BU都希望,在非常小的利基里面成为顶尖。我们有的阿米巴已经变成世界第一,比如IPC(工业电脑)。也有很多阿米巴像医疗、智慧物流,还没有成为顶尖,但是也在努力、专注。
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韩志翔答(以下简称韩):(稻盛体悟到)企业经营,最终目的是要为员工的幸福来努力。
其实阿米巴是一种非常高压的管理模式,每个单位不只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要证明对公司的获利有贡献。
但它的经营模式却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学上面可看到,员工高度参与组织的决策,受到好的对待、好的领导、好的福利,员工(对公司)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拥有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
员工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一分子,这公司是我的,不是老板个人的。他会以公司为荣,愿意为公司做出任何的奉献。
问:近来年轻世代多有一种「躺平」的形象,会愿意为公司奉献吗?
吴:或许一个人没办法当真正的老板,但是你在小单位里,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也很像一个小老板在管理自己的单位,(稻盛)认为这是组织活力的来源。
年轻世代反而会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过去年轻人不喜欢待在某单位,唯一出路是离开公司。但他同时可以看到其他阿米巴,反而很有机会转调。
问:稻盛和夫的哲学带着浓厚的佛教、儒教思想,是否较适用在亚洲企业?
韩: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西方学者谈的伦理领导(Ethical leadership)、现在谈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都有很多相通之处。
稻盛一开始创业,面临员工来抗争。他心想,我那么努力开发技术、贡献社会,为何员工却不领情?他最终体悟到,员工来工作是为了生活更好,求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修改了企业经营的优先顺序。
他创造了员工物质上、精神上的幸福,员工才会愿意在分派的职责之外,为公司解决困难,甚至做到世界500强。这和产业规模没有关系,即使小规模的微型企业,也能做到。
实践人生也能效法他:
磨练自心成为更好的灵魂
问:为何比起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的「利他」哲学,似乎受到更多推崇?
刘:我跟稻盛的学习,阿米巴大概占30%,其他70%是他的人生哲学,这才是我学习的更大重点。他在65岁就退休,又救日航,又创办了盛和塾,不断教学生。唯有这种人生目的,80岁才有力量去做这件事情。
只有心性的磨练和提升,是不会穷尽的。不穷尽,才会让你继续维持活力,然后愉快兴奋,继续维持力量。稻盛最厉害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问:但稻盛的精神,要如何在企业里落地?
游:看起来非常简单啊,考试都能考100分。但说真的要历经1、2年的时间,渐渐靠读书会,大家会达到一个共识。
假如人的思维都没有改变,就变成小团队在斗争,总体是不会进步的。
问:要如何总结稻盛和夫的理念?
刘:你们的人生目的是什么?我的人生目的,跟稻盛一模一样,就是 「提升心性、磨练自心,成为一个更好的灵魂,迎接未来的传承。」如果说我的人生目标,若以金钱来衡量,我早就达到了,就不会继续激发员工。他的道理虽是修身养性,却也同时成功经营企业,因此值得企业界学习实践。
商业周刊18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