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的两条路线之争

温哥华英文教练,致力于地道英文表达

这个题目是我读完The Making of Americans: Democracy and Our Schools 一书中提炼出来的,“路线斗争”这个中国语境中已经几乎消失的政治词汇,其实用在这里很合适。

本书开篇就提到,美国的基础教育在1930年前一直是curriculum-center的,即以教学大纲为中心,讲究阅读经典、掌握核心知识(core knowledge)、强调记单词学语法背乘法表这些东西。而从1930年之后(注意这个时间正是罗斯福上台,大规模社会福利诞生的年代,平权运动的胎动也始于那时),以孩子为中心(child-center)的教学理念开始兴起,到1960年代横扫美国。这个理念直接反教纲(anti-curriculum),斥核心知识为mere facts,uselessness, 强调children ought to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through their own activities(通过自己的各类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理念还有许多的进化版,如七十年代的open classroom(开放教室),八十年代的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九十年代的individual learning plan(个体学习计划)、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problem solving (解决问题),在这些观念中,重视个性、培养兴趣大过了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对公民素质的培养。

新理念带来的效果呢?从下面两张表我们可以看出端倪。第一张是美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从1963年达到顶峰之后,一路下滑到1990年代,这之后到2000年则是“底部盘整”。第二张是30个OECD(经合组织)国家15岁儿童的数学、阅读、科学的评分排名,美国的排名在第四区,即最差的那个区。

作者还列出资料驳斥了美国的基础教育水平下降与种族、贫穷等问题总是正相关的观点,指出,一些没有受到新理念影响的地方,少数族裔、穷孩子的学习表现并没有下降。甚至在一些传统的非洲裔聚居区,人们还怀念起种族隔离时代的教育,那时候虽遭歧视,但学生学到的东西还比新时期的多,教学质量比现在还高!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前面提到,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始于30年代,是跟这之后美国的progressivism(进步主义运动)息息相关的,这个运动包含的主题就是平等、社会福利、反各种歧视(种族、性别)等等,到了60年代,还加入了反战、反建制、性解放等新元素。熟悉美国政治的朋友应该听着耳熟,这不就是民主党的主要政纲嘛?确实,这些政纲的影响力之大,在60年代,连解放了黑奴的林肯的共和党,都被民主党翻转,从此,非洲裔美国人大部分倒向民主党,直到今天。

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这个意识形态重镇自然就成了两党政治的角逐场:教育到底要追求quality(质量),还是equity(公平)?教育成了政治问题、政党问题甚至选择题,似乎要质量就等牺牲公平,要公平就得拉低质量。本书的作者是站在传统教育立场的,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在美国经常成为标靶被大肆攻击。

他论述说,没有核心的知识,没有大量的词汇量和标准的语法训练,你无法进行深入地阅读和写作,而阅读量少,写出来的东西又错字连篇,狗屁不通,你跟人的沟通就存在问题,你无法理解那些unspoken, tacit(言外之意、不言而喻)的含义,你自己的圈子也会狭小,难以打开上升的空间,can never belong to the top tier of society(永远无法忝列社会上层)。这话道出了美国社会的一个秘密:向上流动的梯子是由教育铺就的。众山之上的那些人物,无论他们再怎么吹嘘自己的humble start,也回避不了教育这块巨大的垫脚石的作用。有人说,看看小布什、特朗普这些总统级人物,读书的时候,成绩也不咋地嘛。那你有没有看到,他们也毕业于耶鲁、宾大这些学校?就算他们顶着家族的光环“混进了”这些名校,但成绩再差,他们也读毕业了,要知道美国的大学能读毕业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你以为翘课、作弊、代考就能“混毕业”?美国的成功人士总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泥腿子”,因为美国社会的anti-intellectualism (反智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不想展示的一面就是精英主义教育带给他们的好处。人家不告诉你或者不强调,不应该成为你同样嘲讽教育的依据,更不能成为自己轻薄读书的理由。

作者举了一个油管上的视频。在一场智力问答中,一个成年的金发美女与一个六岁的小孩同台,主持人问:布达佩斯是欧洲哪个国家的首都?小孩马上写出了答案,金发美女则振振有词连连发问:欧洲是一个国家吗?法国算不算一个国家?我听说过“布达”(Budda是佛祖的意思),但“布达佩斯”是几个意思?最后,主持人万般无奈,说出来答案:匈牙利(Hungary),而美女一听,“饥饿”(hungry)?饥饿会是首都?(匈牙利的发音与饥饿一样),又是哄堂大笑。我相信,笑的人当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跟美女一样迷糊,只是跟着笑而已,不知道笑什么。当六岁小孩把自己的答案亮出来以后,果然是匈牙利!我也看了这段视频,美女确实美,但确实除此之外就是一付空皮囊。这样的空皮囊在北美,大大的有!

作者的意思很明确,那样的金发美女是谁教出来的?如果你想成为那样的金发美女,请便,她也过得下去,现实社会有最低工资给你兜底,饿不死人的,就算没工作,也有福利可以啃。更何况她还有颜值,过得更好是完全可能的,但要是你没有那副颜值,咋办?

作者进一步说,Reading skill depends on prior knowledge of what most of words in a text mean and refer to…Early grades are far more critical than high school. Wide knowledge and a large vocabulary---the prerequisites to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 (大意:阅读技能有耐于对文本中主要词汇的含义和指涉的事先掌握…低年级远比高年级关键,广泛的知识和大量的词汇是高年级成功的前提)。对于“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者简练地概括,那就是indirect, incidental(间接的;零敲碎打的),看着热闹、好玩、有趣,实则所获甚少。

对于critical thinking 这些能力,作者的看法是,这些高阶能力(high-order)cannot begin to function well until these underlying processes have become fast and automatic(即在核心知识技能牢固并自动化之后,高阶技能才能发挥作用)。这一点我非常同意,这些年,有几个搞教育的不把“批判性思维”放在嘴上?但我看到的、听到的,往往是“批判”一堆,杠精遍地,“思维”稀缺。

作者还谈到“以孩子为中心”的另一个弊端,那就是重视个性的培养,而忽略公民的common knowledge, common sense,人人都有个性,而社会的最大共识却被忽视,造成tribalism(部落主义)。这些年美国社会的撕裂和分化,以及身份政治越演越裂,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理念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点也让我对美国社会的观察有了一个新的着眼点。

美国的教育,一直以来是国人向往的所在,这些年,除了高等教育持续吸引留学生以外,留学也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对于志在留学的家长和同学来说,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我的看法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因为上面说的政治原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平民化”,即强调公平多过强调质量,也会继续“以孩子为中心”。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才是精英化。对于这两条教育路线之争,我的看法是,这两条路线之间,其实是可以找到中间路线的,反对教纲的一些人,可能是真诚地看到教纲教育的弊端:用死记硬背、循规蹈矩来“鸡娃”,但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一脚把教纲踢开,走向了“散养”。其实,鸡娃和散养都不可取,但都可取一部分。

耳边不时听闻,不少在北美留学的家长,现在也向国内家长看齐,周末也把孩子送到各类补习班去上这个课,上那个课。其实,这未尝不是对北美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自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