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同盟体系注定解体

张家栋。(本报资料照片)

张家栋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反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问题、出口管制和中美关系。

张家栋22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同时,也带来危机。如按美国极端政治菁英设想重设冷战模式,画分成中俄对美日欧两大阵营,建立政治军事同盟体系、围剿战略竞争对手,正是美国擅长的事。然而,中国和俄罗斯都不是苏联。尤其中国,与国际市场、西方体系有着密切联系,美国试图孤立中国、把中国从现行国际体系中挤出去的图谋是不可能成功的。

张家栋称,这意味着美国试图以中俄为假想敌建立的新同盟体系,其实是松散的价值观体系,不是冷战时那种包括价值观、政治、军事和经济在内的全方位同盟体系。

张家栋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出现三大变化:一是随着中国快速发展,中国与美西方的关系发生变化。西方重新找到「有分量的假想敌」。二是西方内部发生变化。2017年前后,日本加德国的GDP已不足美国一半,无力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对美国说「不」。三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进一步激化,到今年演变成二战后欧陆最严重军事冲突。

这对美国在不同层面产生不同影响:在世界秩序层面上,美国不再试图建立可包容中国与俄罗斯的世界秩序。从世界领导者后退为西方世界领导者的冷战式定位。

张家栋分析,这个同盟体系与冷战体系相比:一方面,同盟成员在不同领域目标不同步。另一方面,美国在不同领域的领导权不平衡、不一致。

张家栋认为,在这场复杂博弈中,日本与欧洲试图以美国为主要战略助力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某种博弈,以竞争欧洲和东亚秩序主导权。同时,这些国家也在同盟体系内部向美国索取更多国际政治权力。美国即使实现战略围攻中国和俄罗斯目标,同盟体系短期内重新巩固,但也将无法再把日本和德国「关回笼子」。

到目前为止,德国、法国包括美国都在极力拉拢的印度,在对俄罗斯的经贸问题上都表现得「更像中国」,而不是像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