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说好增持上亿,最终只买2889元 *ST泛海控难逃退市命运

每经评论员 王琳

2023年9月,*ST泛海(SZ000046)表示,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泛海)计划增持公司股份1亿元至2亿元。但截至2024年1月4日增持计划期限届满,中国泛海仅增持了公司股份1100股,合计增持金额仅为2889元,远低于增持计划的金额下限。

增持计划落空背后,*ST泛海股价在2023年12月27日就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发“面值退市”。笔者注意到,在2023年5月,*ST泛海面临“面值退市”危局,在连续11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后,公司便发布了董监高及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的增持计划,从而让股价一度“回光返照”,最高冲至3.39元。

近几年退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退市常态化成为监管导向以及市场主流声音。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增持、回购计划等护盘股价,希望藉此避免“面值退市”的情况也更为多见。但与此同时,“忽悠式”增持或者回购混杂其中,不时显现。

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监管方面应盯紧这类“忽悠式”增持或者回购,尤其是对于ST类公司的增持或回购计划,应追问相关主体是否具备股份增持或回购的能力、有什么目的以及是否存在信披违规、市场操纵等行为。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警惕这类目的“不纯”的增持或者回购计划,小心被“空头支票”迷惑双眼。

《经济日报》近日刊发了《乐见面值退市渐成常态》的文章,点名*ST泛海,表示“在监管部门持续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背景下,如此‘花式’保壳不仅难逃退市的命运,还可能因为弄虚作假招致处罚,实在得不偿失。”

事实上,哪怕一些公司兑现了股份增持、回购承诺,最终也可能无法避免“面值退市”。因此,在退市新常态下,笔者奉劝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应该改变旧有心态,不要再寄望于通过一些“临时性”“非常规性”手段来“逆天改命”,随着ST公司退市概率增大的心理预期在市场上慢慢建立,“侥幸心理”万万要不得。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A股市场走向更为法治化、市场化、成熟化的道路上,只有真正改善公司基本面,才能继续留在A股市场,享受资本市场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