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只有创新求变 才能破除车市内卷

每经评论员 黄辛旭

2024年以来,“内卷”成为汽车市场的标签之一,价格战从年初打到年尾。

不过,降价促销并未换来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反而让部分消费者陷入“持币观望”的情绪,部分主机厂因此陷入了盈利困境。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4%,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6.1%的平均利润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从表面上看,价格战是供需矛盾叠加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性不足,产品趋于同质化。

走进各大品牌的展厅不难发现,新能源车型的趋同化肉眼可见。溜背式轿跑造型、贯穿式尾灯、超大中控屏几乎成为标配,智能座舱的交互逻辑也难以辨出明显差别。就连智能驾驶技术,从硬件架构到功能设计,也大多采用类似的解决方案,鲜有突破性的创新。

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供给,让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更多地转向价格导向,行业也随之进入内耗。在此背景下,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也对车市价格战的现状敲响了警钟。

如何破除内卷困局?笔者认为,车企若想从价格战的泥潭中抽身,需通过技术创新、品类创新、品牌创新和模式创新开拓新蓝海,实现高水平竞争。

只有技术创新赋能产品,车企才能破除内卷循环,建立起护城河。例如,在智能驾驶方面,车企可以加大对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研发投入;在电池技术方面,车企需要突破固态电池等技术瓶颈,从而为行业带来革新性的变化。

而通过品类创新,车企更可以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与其在存量市场“困守孤城”,不如开拓挖掘小众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敏锐捕捉市场的潜在需求,开发特色车型。比如,针对户外爱好者打造具备强大越野性能、充足储物空间以及户外生存辅助功能的露营车;为家庭出行设计配备儿童安全娱乐设施、宽敞舒适乘坐空间的亲子车,从而避免在主流车型领域的过度竞争。

品牌创新也是塑造车企独特灵魂的关键所在。自主品牌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精神等元素中汲取灵感,打造具有东方韵味或未来科技感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忠诚度,使消费者因品牌的独特魅力而倾心,而非仅仅因价格低廉而选择。

此外,主机厂还可以聚焦模式创新,重构用户关系。例如,通过车联网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OTA升级迭代用户体验;通过车主社区运营强化用户黏性。真正从“产品思维”切换到“用户思维”。

总而言之,创新手段是多样的,市场是分层的,消费者需求也是多元的。车企不应都挤在同一个细分市场里厮杀。有的企业可以专注于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产品;有的可以深耕细分市场进行创新,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有的则可以通过服务创新,开拓新的商业模式。只有基于思维的创新,通过多样创新手段实现错位竞争,才能避免恶性价格战,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