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宽松退场要渐进... 才不会孵出黑天鹅

李长庚认为,全球央行要协同作战、慢慢收,在收回资金的过程中,不要造成资本市场大动荡,若做得到,相对伤害就不会那么大。「各国不要做出太躁进的动作,就不会一枪毙命。」

李长庚表示,Fed放水(QE)已非第一次,只是这次规模比较大,让资金更快速膨胀。美国是得天独厚的国家,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可「以邻为壑」,美国可透过美元国际帐的收放就把负债消弭于无形,但其他国家不行,举例来说,若美元贬30%,台湾这种美元外汇存底高的国家就危险。「这是很严肃的课题。」

但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案?李长庚坦言,他想不到。其他国家也无法转移对美元的依赖,现在就是一个恐怖平衡的状态,但他相信,如果其他国家都很惨、美国独乐,市场对美元信心会造成很大考验,欧元、人民币、日圆可能更易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很懂这个道理,所以运用美元印钞、收钞,去剪全世界羊毛,剪的过程中,各国「会痛但也没办法」。

但若全球央行都会出问题时,李长庚也不认为美元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所以美国现在开始说「通膨可能是问题」,并讨论何时开始回收流通性,就是在测试不同讯息的反应。

至于此次疫情是否造成产业断链?李长庚认为,断链问题会发生在疫苗覆盖率不高的地方,从现在到年底,还有四个月,看东南亚国家的覆盖率能否从三成拉高到五成,若是疫苗覆盖率能拉高到五成以上,断链机会就低。

李长庚指出,目前各国在纾困上动作相当快,企业都很快就获得政府支持。虽然产业倒闭、纾困后消费贷款逾放往上,不过现在来看各家金融机构风险控管得宜,授信品质还不错,只要疫苗覆盖率拉高,经济动能会慢慢恢复。

李长庚认为,此次疫情最好的观察点就是英国。若病毒没有让致死率拉高、重症死亡率不高的话,就不必用封城方式来防堵,就把防疫责任回归给人民。若英国能做到完全解封就可给全球思考,是要完全清零再解封,还是允许一定重症死亡比例下,回归人民自己防疫,只要维持医疗体系弹性,就可以兼顾疫情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