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后艳阳 云林文蛤暴毙7成

云林县长张丽善(中)接获渔民陈情文蛤暴毙,13日到口湖乡勘灾,初勘已达现金救助标准。(周丽兰摄)

今年5月梅雨季大雨不断,雨后又出大太阳,造成云林县全面性农业灾损,除了田间农作收成大受冲击,沿海的鱼塭也因水质变化,发生文蛤暴毙,严重者死亡量达6至7成,云林县长张丽善接获陈情,13日陪同水试所人员勘灾,已达现金救助标准。

云林县文蛤养殖面积3442公顷,占了全台4成,包括台西乡1546.9公顷、口湖乡1303.3公顷、麦寮乡484.4公顷、四湖乡108.2公顷。

渔民反映连续霪雨造成养殖文蛤损害,台西乡最早发现,近2周更严重,口湖乡、麦寮乡、四湖乡都传出灾情,不过目前仅台西乡公所向县府农业处速报,统计有90公顷文蛤死亡2成以上。

云林县府农业处13日邀农委会渔业署、水产试验所、口湖乡公所、云林区渔会、云林县养殖渔业发展协会现场勘查受灾鱼塭,严重者死亡量达7成。

水试所研究员说,梅雨季节天气变化太大造成环境影响,文蛤受不了,损失大概6至7成,已达到天然灾害救助标准,有灾损的渔民要去公所申报。

县府农业处长魏胜德表示,5月间下大雨后又出大太阳,引起水质剧烈变化,再者雨量太大,渔民来不及引海水中和也是文蛤暴毙原因。

张丽善表示,看起来暴毙情形严重,还会有延迟性灾害,未来可能全军覆没,「整池去了了」,初勘达到天然灾害救助标准,希望农委会尽快核定每公顷救助11万8000元,让农民及早整理重新养殖。

另外,口湖乡也发生土壤盐化致硬质玉米容易死亡或生长不良,导致农民无法领取绿色环境给付的转作奖励金,张丽善也前往会勘,争取中央专案专款救助,解决农民困境。

县府表示,去年也曾接获农民反映部分田区因土壤盐化致食用玉米及青割玉米成活率不佳,会同农粮署、台南农改场办理会勘,确认确实因土壤盐化影响玉米生育情形及成活率,函报农粮署同意核备在案。